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如图为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染色体行为,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④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精卵在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形成了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这个过程叫________。该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出现_______次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
(4)人类的神经性肌肉衰弱病的遗传特点是:子女的患病情况总是与母亲患病情况相同。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人体来说,在⑤、⑥、⑦、⑧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__。

(1)图中①表示的染色体行为,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④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精卵在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形成了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这个过程叫________。该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出现_______次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
(4)人类的神经性肌肉衰弱病的遗传特点是:子女的患病情况总是与母亲患病情况相同。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人体来说,在⑤、⑥、⑦、⑧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__。
2.
现有某观赏植物的三株纯合植株,其花色分别为红色、白色和黄色。控制花色的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
(1)该植物花朵的这三种颜色互为___________。
(2)现用上述白花植株和黄花植株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都为红色,说明该植株花色遗传至少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现有另一红色植株,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非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红色植株与多株隐性纯合体进行测交,请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杂合基因有几对的结论。
① 如果测交后代红色占_____,说明控制红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
② 如果测交后代红色占_____,说明控制红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
(1)该植物花朵的这三种颜色互为___________。
(2)现用上述白花植株和黄花植株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都为红色,说明该植株花色遗传至少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现有另一红色植株,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非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红色植株与多株隐性纯合体进行测交,请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杂合基因有几对的结论。
① 如果测交后代红色占_____,说明控制红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
② 如果测交后代红色占_____,说明控制红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
2.单选题- (共14题)
3.
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
A.叶绿体和细胞质 | B.细胞核和细胞质 | C.叶绿体和线粒体 | D.叶绿体和液泡 |
4.
以下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分裂结束后可能进入图③所示的分裂过程 |
B.图②与图③所示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相等 |
C.由图④分析,该生物是雄性个体 |
D.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瓜含有大量的糖,常被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时候,A、B液需要混合均匀再滴加
C. 盐酸能参与解离液的配制,使根尖细胞分离开来
D. 脂肪鉴定中使用50%酒精的目的是提取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
A. 西瓜含有大量的糖,常被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时候,A、B液需要混合均匀再滴加
C. 盐酸能参与解离液的配制,使根尖细胞分离开来
D. 脂肪鉴定中使用50%酒精的目的是提取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
6.
有这样几则广告语: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 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③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0种必需氨基酸 ④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请判断上述广告语中,有多少条在科学性上有明显的错误( )
A.1条 | B.2条 | C.3条 | D.4条 |
7.
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7个肽键 |
B.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
C.一般情况下DNA是双链结构有氢键,RNA是单链结构没有氢键 |
D.蛋白质变性是由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
9.
下列以洋葱为材料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绿色叶片提取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 |
B.用鱗片叶外表皮观察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
C.用鱗片叶内表皮观察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D.用根尖细胞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
11.
下列关于某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考虑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有细胞周期但细胞周期长短不一定相同 |
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X与Y染色体的分离 |
C.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细胞可能存在于同一种器官中 |
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比较,染色体行为基本相同 |
12.
现有甲、乙两种类型的豌豆各若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甲、甲×乙都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 若甲品种连续自交,A的基因频率将会不断升高
C. 乙品种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 AaBbDd个体占1/8
D. 乙细胞中等位基因B、b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A. 甲×甲、甲×乙都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 若甲品种连续自交,A的基因频率将会不断升高
C. 乙品种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 AaBbDd个体占1/8
D. 乙细胞中等位基因B、b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3.
果蝇的直毛与截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毛雌蝇与直毛雄蝇单只交配,子代中直毛果蝇与截毛果蝇比为68:23,已知这对等位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亲代中直毛雌蝇和直毛雄蝇均为杂合体 |
B.可以确定控制直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C.当子代直毛果蝇中雌:雄=2:1时,可以确定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D.当子代截毛果蝇中雌:雄=1:1时,可以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14.
蜜蜂中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杂合体的蜂王与正常褐色眼的雄蜂交配,其子代不同性别的眼色表现为
A.雌蜂均为黄绿色眼 | B.雌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 |
C.雄蜂均为褐色眼 | D.雄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 |
15.
下列关于提出假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遗传因子的有关假说 |
B.萨顿通过对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
C.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提出DNA是遗传物质 |
D.格里菲思发现S型死菌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提出DNA是遗传物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