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031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

1.非选择题(共4题)

1.
图甲是四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对,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20h,其中G1期、S期、G2期、M期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1)甲图中,四种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图中 [ _____] 与其他三类细胞在结构上差别最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2)将甲图中的Ⅱ 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细胞将会发生__________现象,与该过程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
(3)该植物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_______h
(4)G2期细胞内完成的主要活动是______ 
A.染色质丝螺旋缠绕 B.合成一定数量的DNA
C.合成DNA复制需要的酶 D.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5)如果细胞内存在DNA解旋的现象,则此时细胞可能处于________ 
A.S期    B.G2期    C.分裂期中期 D.分裂期后期
(6)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会出现细胞板,如果末期细胞板被破坏,该次分裂结束时该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条
2.
植物生理学家对黑藻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边是其中的一些实验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放出气泡.他们以太阳灯(冷光源)作为光源,移动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x所示,该实验研究的是____________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衡量光合速率;使用冷光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点的C3含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点。
(3)B点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黑藻,其他条件不变,B点应向_______移。
(4)而后,该小组又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上述实验,结果如图1中曲线y和z,据图可知,D点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
(5)科学家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③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③转移至④的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
(6)图3中如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总的有机物的量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比较”) 30℃时光合作用制造总的有机物的量。
3.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下面两图是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

(3)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上图3。以下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_)
A.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     B.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c处抗生素无效   D. d为对照
(4)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抗菌药物
抗菌机理
青霉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
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
利福平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A.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B.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  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4.
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甲病和乙病致病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两者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B.各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C.两者之间能发生基因重组D.致病基因仅由母亲传递
(4)若两家族均不携带对方家族致病基因,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男孩患两病的概率是________。
(5)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愚型,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________。

2.单选题(共14题)

5.
一条由38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NH2),则该多肽(    )
A.有37个肽键B.至少有2游离氨基
C.可能没有游离羧基D.至多有38种氨基酸
6.
组成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RNA、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的单体分别是
A. 葡萄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B. 单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C. 果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D. 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7.
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相同的是(   )
A.发育的全能性
B.线粒体的功能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8.
下图表示酶的催化反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②浓度一定,适当增大①的浓度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度
B.如要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①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
C.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可以以单位时间内②的减少量或③、④的生成量来表示
D.图示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9.
下表表示各选项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图准确表示的是( )
选项
Q
R
S
T
A
生物膜系统
细胞膜
细胞器膜
细胞核膜
B
细胞跨膜运输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C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遗传多样性
品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非膜性结构细胞器
核糖体
中心体
核仁
 
A.AB.BC.CD.D
10.
下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
A.细胞融合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11.
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cm左右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12.
右图表示人体某细胞及发生在其中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细胞既能合成胆固醇,又能将多余胆固醇加工后再排出体外
B.该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以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运送到血液
C.在该细胞中,甘油转变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糖代谢
D.该细胞中的代谢受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13.
在解放前,奉贤农村有一对夫妇生育的8个儿子中,3个既患有血友病(H—h)又患红绿色盲(E—e),3个正常,1个只患血友病,一个只患色盲,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 )
A.B.C.D.
14.
下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A.交换、缺失B.倒位、缺失
C.倒位、易位D.交换、易位
15.
图中,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发生的时期是(    )
A.①B.②
C.③D.④
16.
某种观赏植物(2N=18)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纯合蓝色植株与纯合红色植株杂交,F1均为蓝色;F1自交,F2为蓝∶紫∶红=9∶6∶1。若将F1中的蓝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A.蓝∶紫∶红=1∶2∶1B.蓝∶紫∶红=2∶1∶1
C.蓝∶紫∶红=1∶1∶2D.蓝∶紫∶红=1∶1∶1
17.
如果母亲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抗A和抗B,而父亲的血清中含凝集素抗A,则后代红细胞膜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有凝集原AB.有凝集原BC.有凝集原A和BD.无凝集原A和B
18.
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B.C.
D.

3.选择题(共2题)

19.

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父亲正常,母亲是红绿色盲患者,则女儿是红绿色盲概率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