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在25℃、CO2浓度为0.10%等环境条件下,实验测得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2)在温度等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CO2浓度若下降到0.03%,B点右移,对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CO2浓度下降,_______________阶段减弱,故在光合作用强度达到与呼吸作用强度_________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相应增强。
(3)若在植物培养液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会下降。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积累,使光反应速率减慢。
(4)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25 ℃、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速率,根据图乙实验装置及必备的溶液(NaHCO3溶液、NaOH溶液)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
一组装置:放置NaOH溶液,将植物置于温度为25 ℃、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测呼吸作用速率(氧气的吸收速率);
另一组装置:放置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NaHCO3溶液,并置于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密闭环境中,测净光合速率(氧气的释放速率)。
(2)在温度等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CO2浓度若下降到0.03%,B点右移,对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CO2浓度下降,_______________阶段减弱,故在光合作用强度达到与呼吸作用强度_________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相应增强。
(3)若在植物培养液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会下降。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积累,使光反应速率减慢。
(4)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25 ℃、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速率,根据图乙实验装置及必备的溶液(NaHCO3溶液、NaOH溶液)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
一组装置:放置NaOH溶液,将植物置于温度为25 ℃、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测呼吸作用速率(氧气的吸收速率);
另一组装置:放置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NaHCO3溶液,并置于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密闭环境中,测净光合速率(氧气的释放速率)。
2.
如图甲、乙、丙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2)图甲中处于图乙BC段的有________,图丙②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
(3)图③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⑤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⑤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造成存在等位基因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5)图甲⑥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________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2)图甲中处于图乙BC段的有________,图丙②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
(3)图③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⑤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⑤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造成存在等位基因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5)图甲⑥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________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3.
杜洛克猪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______
③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毛色 | 红毛 | 棕毛 | 白毛 |
基因组成 | A_B_ | A_bb、aaB_ | aabb |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______
③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4.
图1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2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的______号个体。
(2)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14号个体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用分数表示)。
(3)若9号和12号婚配,后代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______。
(4)图2中细胞c1的名称是______。正常情况下,细胞d1和d4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______。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的______号个体。
(2)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14号个体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用分数表示)。
(3)若9号和12号婚配,后代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______。
(4)图2中细胞c1的名称是______。正常情况下,细胞d1和d4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______。
5.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F、f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雄蝇表现型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根据子代表现型的比,写出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是______。若让子一代中所有果蝇自由交配,后代雌果蝇中灰身直毛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的雌、雄果蝇亲本,请你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X染色体上,选择______(写出表现型)亲本交配。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根据子代表现型的比,写出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是______。若让子一代中所有果蝇自由交配,后代雌果蝇中灰身直毛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的雌、雄果蝇亲本,请你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X染色体上,选择______(写出表现型)亲本交配。
2.单选题- (共34题)
6.
如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产生水 |
B.绝大多数生物体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
C.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
7.
下图为同一高等动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能在睾丸中同时观察到上面4幅图 |
B.可用MMMMNNnn表示A、B、C三图中细胞的基因型 |
C.4幅图中染色体组数均为2组 |
D.由D图M、m可知该细胞在之前发生交叉互换 |
8.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溶液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
B.用盐酸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C.使细胞中的物质全部水解 |
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吡罗红与DNA的结合 |
10.
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生存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如图是能产生抗体A的细胞,关于该细胞中标出的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抗体基因 |
B.其中有两个是打开的 |
C.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TP合成酶基因 |
D.三个都是打开的 |
1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的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 |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
D.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 |
12.
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②普遍存在于皮下和内脏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
B.若图中①为某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
C.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
D.若③为生物大分子,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DNA |
13.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
B.溶酶体在正常细胞内也需要发挥作用 |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在物质进出细胞核时具有选择性 |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
14.
下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
B.细胞转运钠离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 |
D.载体②转运方式与钾离子出细胞的方式不同 |
15.
如图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4-需求较大,番茄对SiO4-需求量较小 |
C.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
D.图1中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
16.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一定经过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 |
B.高温、低温都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 |
C.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
D.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作用 |
17.
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因变量是酶的种类 |
B.ATP中含有核糖,形成时需要酶的催化;酶中可能含核糖,形成时需要消耗ATP |
C.酶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ATP在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等场所合成 |
D.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过程产生ATP |
18.
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透光玻璃瓶甲 | 透光玻璃瓶乙 | 不透光玻璃瓶丙 |
5.4 mg | 6.6 mg | 2.5mg |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2.9 mg |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高 |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2 mg |
19.
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对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O2吸收量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植物分别代表阳生植物、阴生植物 |
B.图中e点时,甲植物净光合强度比乙植物净光合强度大 |
C.图中d点,限制乙增产的外界因素可能是CO2浓度、温度 |
D.在缺Mg培养液中培养甲植物,则其b1点将向右移动 |
20.
下列关于颤藻和黑藻这两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发生染色质和染色体的转化 |
B.二者的遗传物质既分布于细胞核、也分布于细胞质 |
C.二者的细胞中,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
D.二者的细胞都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并产生还原氢和ATP |
22.
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中的2和6表示两条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
B.图乙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 |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0、4 |
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
23.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并绘制了甲、乙、丙、丁四幅图。其中图中“A”点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的是( )
A.![]() | B.![]() | C. ![]() | D. ![]() |
24.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 R 基团的不同 |
B.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
C.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 A 和 B |
25.
如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核糖核酸,人体内有4种 |
B.从图中看该物质只含有C、H、O、P四种元素 |
C.该物质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它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
D.在T2噬菌体和HIV的宿主细胞中都找不到这种物质 |
26.
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且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 |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
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 |
27.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萝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 )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
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 |
28.
如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遗传 |
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 |
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
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
29.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351株,白花为210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3/7 |
B.F2中所有红花植株分别让其自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3:1 |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 |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比红花植株的少 |
30.
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 个体基因型 | 配子基因型 | 异常发生时期 |
A | DD | D、d | 有丝分裂前期 |
B | AaBb | AaB、AaB、b、b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C | XaY | XaY、XaY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D | AaXBXb | AAXBXb、XBXb、a、a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A.A | B.B | C.C | D.D |
31.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
C.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
32.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
B.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
C.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
D.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
33.
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有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
D.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
34.
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将F1与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出现的四种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测交结果说明F1产生abc、ABC、aBc、AbC四种类型的配子
B. 测交后代四种基因型一定对应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
C. 据实验结果推测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
D. 若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
基因型 | aabbcc | AaBbCc | aaBbcc | AabbCc |
数目 | 203 | 196 | 205 | 199 |
A. 测交结果说明F1产生abc、ABC、aBc、AbC四种类型的配子
B. 测交后代四种基因型一定对应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
C. 据实验结果推测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
D. 若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
35.
豌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 yyrr | B.YyRr yyrr |
C.YyRR yyrr | D.YYRr yyrr |
36.
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1)一组全部让其自交;(2)二组让其自由传粉。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1/9 1/6 | B.3/8 1/9 |
C.1/6 5/12 | D.1/6 1/9 |
37.
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所控制;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F1肤色为中间色;若F1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F2出现的基因型种类数和表现型的比例为()
A.3种,3:1 | B.3种,1:2:1 |
C.9种,9:3:3:1 | D.9种,1:4:6:4: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