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Ti、Fe、Cu、Ni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1)①常温下Fe(CO)5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据此可以判断其晶体为_________晶体,Fe(CO)5中铁的化合价为0,则该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填字母).
A 离子键 B 极性共价键 C 非极性共价键 D 配位键
②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5]SO4,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配体H2O中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③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氧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_______FeO(填“<”或“>”).
(2)Cu、N两元素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灰色球表示Cu原子),已知紧邻的白球与灰球之间的距离为a cm,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1)①常温下Fe(CO)5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据此可以判断其晶体为_________晶体,Fe(CO)5中铁的化合价为0,则该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填字母).
A 离子键 B 极性共价键 C 非极性共价键 D 配位键
②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5]SO4,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配体H2O中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③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氧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_______FeO(填“<”或“>”).
(2)Cu、N两元素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灰色球表示Cu原子),已知紧邻的白球与灰球之间的距离为a cm,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
(1)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Au原子位于顶点,Cu原子位于面心,则该合金中Au原子与Cu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
(2)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如图)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______.

(3)立方BP(磷化硼)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含B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 。
(4)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出的化合物具有超导性能,其晶胞如图所示。该化合物中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铁有γ、δ、α三种同素异形体,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________,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_。
(2)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如图)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______.

(3)立方BP(磷化硼)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含B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 。
(4)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出的化合物具有超导性能,其晶胞如图所示。该化合物中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铁有γ、δ、α三种同素异形体,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________,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8题)
3.
最近发现,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也具有超导性,因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新型超导晶体的一个晶胞如上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A.Mg2CNi3 | B.MgCNi2 |
C.MgCNi3 | D.MgC2Ni |
4.
下列各组酸中,酸性依次增强的是
A.H2CO3、H2SiO3、 H3PO4 | B.HNO3、 H3PO4 、H2SO4 |
C.HI、 HCl、 H2S | D.HBrO 、 HBrO3 、HBrO4 |
5.
下列数据对应物质的熔点,据此作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Na2O | NaCl | AlF3 | AlCl3 |
920℃ | 801℃ | 1292℃ | 190℃ |
BCl3 | Al2O3 | CO2 | SiO2 |
-107℃ | 2073℃ | -57℃ | 1723℃ |
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离子晶体 |
B.表中只有BCl3和AlCl3是分子晶体 |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
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
6.
毒奶粉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
B.所有氮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
C.属于极性分子 |
D.三聚氰胺分子中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
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
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 |
11.
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NH3的熔、沸点比第Ⅴ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高
②碳原子数较少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常温下H2O为液态,而H2S为气态
④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①NH3的熔、沸点比第Ⅴ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高
②碳原子数较少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常温下H2O为液态,而H2S为气态
④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 |
12.
有关物质结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碘升华时破坏了共价键 |
B.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
C.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键在溶于水时被破坏 |
D.HF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故HF比HCl更稳定 |
13.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
B.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 |
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 |
D.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
14.
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I1 | I2 | I3 | I4 | …… |
R | 740 | 1500 | 7700 | 10500 | …… |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R的最高正价为+3价 |
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
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
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
15.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CS2为V形极性分子 |
B.SiF4与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
C.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 |
D.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
16.
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硼酸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
B.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
C.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 |
D.含1 mol H3BO3的晶体中有3 mol氢键 |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通常熔点就越高 |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 |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
18.
下列各物质中,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CH4>SiH4>GeH4>SnH4 |
B.KCl>NaCl>MgCl2>MgO |
C.Rb>K>Na>Li |
D.石墨>金刚石>SiO2 |
19.
最近,科学家成功地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O4 |
B.该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
C.该晶体中C原子与C﹣O化学键数目之比为1:4 |
D.该晶体的空间最小环由12个原子构成 |
3.选择题- (共5题)
21.
A warm thought suddenly _______to me _______I might take the place of the hero to buy some flowers for his mother's 60th birthday.
22.
A warm thought suddenly _______to me _______I might take the place of the hero to buy some flowers for his mother's 60th birthday.
25.
江、河、湖、泊、沼泽、滩涂等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对改善气候,保持良好的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环保人员对温州三垟湿地做了专题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4.填空题- (共1题)
26.
W、M、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M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X的某一种单质是大气污染物监测物之一;Y的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原子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Z能形成红色的Z2O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
(1)Y3+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
(2)MX3-的空间构型 (用文字描述)。
(3)M可形成多种氢化物,其中MH3的碱性强于M2H4的原因是 。
(4)根据等电子原理,WX分子的结构式为 。
(5)1 mol WX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
(6)H2X分子中X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7)向Z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Z的配位数为4的配位离子,写出该配位离子的结构式 。
(1)Y3+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
(2)MX3-的空间构型 (用文字描述)。
(3)M可形成多种氢化物,其中MH3的碱性强于M2H4的原因是 。
(4)根据等电子原理,WX分子的结构式为 。
(5)1 mol WX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
(6)H2X分子中X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7)向Z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Z的配位数为4的配位离子,写出该配位离子的结构式 。
5.解答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