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992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1题)

1.
M、Q、X、是前三周期的3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元素
结构或性质信息
M
M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Q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基态原子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在该元素所在周期中最多
Y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基态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学生甲根据M原子易形成4对共用电子的特点,推出M原子应该具有4个未成对电子。画出基态M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请判断对错,并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M的另一种单质被称为混合型晶体,具有平面层状结构。M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其晶体中含有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Q单质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常见微粒的化学式(分子、阴离子各1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该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
(3)a.学生乙通过查表,确定Q与X的电负性接近。但是Q的氢化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X的氢化物分子间却不易形成氢键,试从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b.氢键的形成,对分子的沸点影响较大,请判断以下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分子沸点高低:邻羟基苯甲酸______ 对羟基苯甲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含氧酸的酸性与非羟基氧的个数有关,则X的四种常见的不同价态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G、J均为非金属单质,工业上利用反应①来冶炼与A同主族元素G单质的粗产品。K为无色液体,D是一种常见金属,溶于某无氧酸中得到H溶液,该无氧酸的阴离子在同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阴离子中还原性最强(除放射性元素)。其物质间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 F_______, H______。A和G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是工业上冶炼金属D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世界上60%的D单质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以下是海水中提炼金属D的简易流程图(结合工业生产实际,在括号内填写需要加入物质的化学式,方框内填写生成物质的化学式)

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3)海带中含有H的阴离子,常用过氧化氢、稀硫酸和淀粉来检验其阴离子,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利用了某技巧首先配平了G和J的系数,下列关系符合此技巧且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反应①:F:G=1:1 B.反应②:A:D=1:1
C.反应③:A:J=2:1 D.反应④:E:B =1:1

3.单选题(共3题)

3.
我们把连有4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在含有手性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中,碳原子数最少为
A.2B.3C.4D.5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硫酸在有机反应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能催化双糖、多糖的水解。在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中用浓硫酸比稀硫酸效果好
C.油脂是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它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D.乙烯、苯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起核泄漏,产生的粉尘中含有较多的131I,这是一种质子数为131的有放射性的碘的一种核素
B.工业上冶炼Al,使用Al2O3而不使用AlCl3,是因为AlCl3是共价化合物,溶液不导电
C.氯气泄漏,自救方法是用湿毛巾或蘸有纯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并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D.冰岛和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火山灰在空气中几周都不能沉降,可能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4.选择题(共3题)

6.

18邻居是{#blank#}1{#/blank#}和{#blank#}2{#/blank#},18里面有{#blank#}3{#/blank#}个十和{#blank#}4{#/blank#}个一。

7.

计数器的最右边是{#blank#}1{#/blank#}位。

8.

10-{#blank#}1{#/blank#}= {#blank#}2{#/blank#}


   

5.实验题(共1题)

9.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苯与液溴之间的反应,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已知苯的沸点为80.1 ℃,密度为0.9 g/mL )

(1)写出苯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锥形瓶中有淡黄色浑浊生成,该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依据该现象不能确定发生了以上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因此有必要对实验进行改进。
(3)请依据下面的实验流程图选取合适的装置和试剂对上述实验进行改进:

I __________ , II ___________;
A.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装有CC14的洗气瓶
C.装有KI溶液的洗气瓶    D.装有湿润淀粉KI试纸的集气瓶
①小组同学对改进实验后的B装置中产生的淡黄色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在以上步骤中:验证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中取用的苯为17.3 mL,液溴为足量,最终测得的沉淀质量为18.8 g,则苯在该反应中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该组同学认为转化率过低,除了可能发生副反应和反应可能进行不完全外,你分析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2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