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下学期统考二练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966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工业流程(共1题)

1.
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KI、KIO3曾先后用于加碘盐中。
(1)工业上可以通过铁屑法生产KI,其工艺流程如下:

①反应I生成铁与碘的化合物,若该化合物中铁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为21:127,则加入足量碳酸钾时,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操作A包括    ;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
(2)KIO3可以通过H2O2氧化I2先制得HIO3,然后再用KOH中和的方法进行生产。
①烹饪时,含KIO3的食盐常在出锅前加入,其原因是
②若制得1284 kg KIO3固体,理论上至少需消耗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 kg。
③KIO3还可通过下图所示原理进行制备。电解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结束后阴极区的pH与电解前相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推断题(共1题)

2.
化合物F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2)写出化合物C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  
(4)某化合物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写出该
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5)请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苯酚()和CH2=CH2为原料制备
有机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H2C="=" CH2CH3CH2BrCH3CH2OH

3.综合题(共1题)

3.
(1)锂电池负极材料晶体为Li+嵌入两层石墨层中导致石墨堆积方式发生改变,上下层一样,形成如图晶体结构。

化学式为  ,该电池负极放电方程式为
Li+投影在石墨层图,试在图中标出与该离子邻近的其它六个Li+的投影位置。

Li+与相邻石墨六元环作用力属何种键型?     
(2)石墨中键角为 ,C原子杂化方式为 ;实验测得石墨、苯和乙烯分子中C-C键键长依次为142、140、133 pm。请对上述系列中键长依次递减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第ⅡA金属碳酸盐分解温度如下:
 
BeCO3
MgCO3
CaCO3
SrCO3
BaCO3
分解温度
100℃
540℃
960℃
1289℃
1360℃
 
写出Be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分解温度为什么越来越高?

4.选择题(共5题)

4.

在漫漫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告诉我们( )

5.美国“硅谷”形成的优势条件是(  )
6.下列不属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7.看图填空.

●共有{#blank#}1{#/blank#}个,{#blank#}2{#/blank#}个1份,可以分{#blank#}3{#/blank#}份,还剩{#blank#}4{#/blank#}个.

算式:{#blank#}5{#/blank#}÷{#blank#}6{#/blank#}={#blank#}7{#/blank#} {#blank#}8{#/blank#}

8.读图回答问题。

5.单选题(共4题)

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遇空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反应,说明该反应的ΔH>0
B.纯碱溶于热水中,去油污效果增强,说明纯碱的水解是放热反应
C.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D.以熔融Al2O3为电解质进行电解冶炼铝,熔融体中Al3+向阳极移动
10.
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①分子式为C6H14O ②在铜或银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醛
A.6种B.7种C.8种D.9种
11.
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B.由mXa+nYb-得m+a = n-b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12.
下列关于有机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烷、甲苯、乙醇、乙酸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B.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可通过干馏制取
C.蔗糖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D.植物油通过加氢可以变为脂肪

6.实验题(共1题)

13.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CH3COOH + C2H5OHCH3COOC2H5+ H2O
投料   1 :    1 产率 65%
1 :   10 97%
(在120 ℃下测定)

已知:相关物理性质(常温常压)
 
密度g/mL
熔点/℃
沸点/℃
水溶性
乙醇
0.79
-114
78

乙酸
1.049
16.2
~117

乙酸乙酯
0.902
−84
~76.5
不溶
 
合成反应:
在三颈瓶中加入乙醇5 mL,硫酸5 mL,2小片碎瓷片。漏斗加入乙酸14.3 mL ,乙醇20 mL。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控制滴加速度等于蒸馏速度,反应温度不超过120 ℃。
分离提纯:
将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饱和的Na2CO3溶液、饱和NaCl溶液、饱和CaCl2溶液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碳酸钾,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碳酸钾。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1)酯化反应的机制
用乙醇羟基氧示踪

用醋酸羟基氧示踪

含氧18水占到总水量的一半,酯也一样。这个实验推翻了酯化反应为简单的取代反应。请你设想酯化反应的机制   
(2)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的反应,120 ℃时,平衡常数K=
为了使正反应有利,通常采用的手段是:
①使原料之一过量。谁过量?
无水乙醇3600元/吨,冰醋酸2900元/吨。每摩乙醇   元,每摩冰醋酸    元。
②不断移走产物[例如除水,乙酸乙酯、乙醇、水可形成三元恒沸物(沸点:70.2 ℃),乙酸不能形成三元恒沸物]。综上所述选择    过量。
(3)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4)浓硫酸与乙醇如何混合?   
(5)控制滴加乙酸和乙醇混和液的速度等于蒸馏速度目的是?
(6)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哪些杂质?
饱和的Na2CO3溶液洗涤除去乙酸。如何判断是否除净?
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除去残留的Na2CO3溶液,为什么不用水?  
用饱和CaCl2溶液直接洗涤起什么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