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流程- (共1题)
1.
(11分)钛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工业上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钛白粉(TIO2 ) , TiO2常通过两种方法可制得 Ti。

其中, 2H2SO4+ FeTiO3= TiOSO4+ FeSO4+ 2H2O 。回答下列问题。
(l)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SiO2+2NaOH =Na2SiO3+ H2O 和
(2)滤液①中的溶质主要是 FeSO4,检验其中Fe2+的方法是: .
(3)从 TiOSO4→H2TiO3需要加热,则加热的目的是: 。
(4)电解 TiO2来获得 Ti 是以 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O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其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5)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往TiO2和Cl2反应体系中加人焦炭后,能使反应 TIO2(s) + 2C12(g)
TICl4(l) +O2(g)顺利进行的原因是:

其中, 2H2SO4+ FeTiO3= TiOSO4+ FeSO4+ 2H2O 。回答下列问题。
(l)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SiO2+2NaOH =Na2SiO3+ H2O 和
(2)滤液①中的溶质主要是 FeSO4,检验其中Fe2+的方法是: .
(3)从 TiOSO4→H2TiO3需要加热,则加热的目的是: 。
(4)电解 TiO2来获得 Ti 是以 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O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其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5)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往TiO2和Cl2反应体系中加人焦炭后,能使反应 TIO2(s) + 2C12(g)

2.推断题- (共1题)
2.
(8分)短周期元素 X、Y、Z 可组成化学式均为 XYZ3的四种化合物甲、乙、丙、丁。
(l)若甲中 X 的原子只有一个质子,Y 、Z均是第二周期元素,则 Y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X、Y 原子间可形成与烷烃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则该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 。
(2)若乙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其 Ksp 约为 6.8×10ˉ6,且 X、Y、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6 , Y、Z 同周期,则乙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其饱和溶液中X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mol/ L.
(3)若丙中X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Y与X同周期,Y 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丙与浓盐酸反应生成 Y 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丁中 X、Y、Z 处于不同周期,且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二倍,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二倍多1,则丁的结构式为 。
(l)若甲中 X 的原子只有一个质子,Y 、Z均是第二周期元素,则 Y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X、Y 原子间可形成与烷烃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则该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 。
(2)若乙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其 Ksp 约为 6.8×10ˉ6,且 X、Y、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6 , Y、Z 同周期,则乙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其饱和溶液中X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mol/ L.
(3)若丙中X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Y与X同周期,Y 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丙与浓盐酸反应生成 Y 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丁中 X、Y、Z 处于不同周期,且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二倍,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二倍多1,则丁的结构式为 。
3.选择题- (共5题)
5.
2005年8月2—17日,中国科学考察队对东非大裂谷进行了为期5天的科学考察,此次中国科学考察队从埃塞俄比亚南部进入东非大裂谷,由北向南考察了东非大裂谷。本次科考旨在揭开“地球上最大疤痕”的秘密。据此回答问题。
从形成原因上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6.
2005年8月2—17日,中国科学考察队对东非大裂谷进行了为期5天的科学考察,此次中国科学考察队从埃塞俄比亚南部进入东非大裂谷,由北向南考察了东非大裂谷。本次科考旨在揭开“地球上最大疤痕”的秘密。据此回答问题。
从形成原因上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7.
2005年8月2—17日,中国科学考察队对东非大裂谷进行了为期5天的科学考察,此次中国科学考察队从埃塞俄比亚南部进入东非大裂谷,由北向南考察了东非大裂谷。本次科考旨在揭开“地球上最大疤痕”的秘密。据此回答问题。
从形成原因上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4.单选题- (共3题)
8.
关于甲醛(CH2O)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分子中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②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③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④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四面体
①分子中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②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③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④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四面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5.填空题- (共1题)
11.
(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与H+形成水合氢离子( H3O +)的立体构型为 。
(2)冰是立方面心结构。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示意图(未按顺序排序)。上述五种晶体中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填写编号)。

(3)在冰的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 4 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

已知冰的升华热(即 1 mol 水由冰转化为水蒸汽所需能量)是51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 / mol ) , 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破坏 lmd 氢键所需的能量即为氢键的“键能”)是 KJ kJ / mol 。
(1)水分子与H+形成水合氢离子( H3O +)的立体构型为 。
(2)冰是立方面心结构。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示意图(未按顺序排序)。上述五种晶体中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填写编号)。

(3)在冰的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 4 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

已知冰的升华热(即 1 mol 水由冰转化为水蒸汽所需能量)是51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 / mol ) , 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破坏 lmd 氢键所需的能量即为氢键的“键能”)是 KJ kJ / mol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推断题:(1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