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921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3题)

1.
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其免受腐蚀。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钢铁易被腐蚀是因为在潮湿的土壤中形成了原电池
B.金属棒M的材料应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
C.金属棒M上发生反应:M-ne=Mn
D.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
硼及其化合物在催化剂制造、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等方面应用广泛。Li3BN2是一种价格低廉且性能优良的储氢材料,其储氢与放氢原理为Li3BN2+4H2 Li3BN2H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原子半径小于N的原子半径
B.H2的结构式为H—H
C.放氢过程为化合反应
D.储氢过程没有能量变化
3.
下列反应原理和应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2.选择题(共3题)

4.鉴别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单的方法(   )
5.菠菜中含有草酸.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

②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

③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④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上述正确的说法个数有(   )

6.菠菜中含有草酸.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

②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

③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④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上述正确的说法个数有(   )

3.填空题(共1题)

7.
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
(1)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和利用CO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6FeO(s)+CO2(g)=2Fe3O4(s)+C(s) △H="-76.0" kJ·mol一1
①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Fe3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②已知:C(s)+2H2O(g)=CO2(g)+2H2(g) △H="+113.4" kJ·mol一1,则反应:3FeO(s)+ H2O(g)= Fe3O4(s)+ H2(g)的△H=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反应如下:CO2(g)+4 H2 (g)  C H4 (g)+2 H2O(g),向一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CO2和H2,在300℃时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O2 0.2 mol·L1,H2 0.8 mol·L1,CH40.8 mol·L1,H2O1.6 mol·L1。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300 ℃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8,则该反应的△H_____(填“>’’或“<”)O。
(3)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实现水泥生产时CO2零排放,其基本原理如
图所示:

①上述生产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电解反应在温度小于900℃时进行,碳酸钙先分解为CaO和CO2,电解质为熔融碳酸钠,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