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15分)苯的含氧衍生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A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
(2)已知A的苯环上取代基彼此相间,A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还能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3)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B是邻位二取代苯,其中一个取代基是羧基,B能发生如图所示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①C→E的反应类型为 。
②F具有下列哪些化学性质 。
A.与浓溴水反应 B.发生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③D与浓溴水反应的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C→E 。
⑤B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 。
(1)A的分子式为 。
(2)已知A的苯环上取代基彼此相间,A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还能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3)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B是邻位二取代苯,其中一个取代基是羧基,B能发生如图所示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①C→E的反应类型为 。
②F具有下列哪些化学性质 。
A.与浓溴水反应 B.发生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③D与浓溴水反应的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C→E 。
⑤B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 。
2.选择题- (共3题)
3.单选题- (共3题)
5.
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此分子的模型如下图(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一种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 |
B.X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C.X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5个 |
D.X的一氯取代物有四种 |
6.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等体积的CO2与CO中氧原子数之比为2:1 |
B.等物质的量的SiO2与晶体Si中共价键数目之比为2:1 |
C.pH相同的H2SO4(aq)与CH3COOH(aq)中的c(H+)之比为2:1 |
D.等浓度的(NH4)2SO4(aq)与NH4Cl(aq)中c(NH4+)之比为2:1 |
7.
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 |
B.我国“神九”三位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C.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4.填空题- (共1题)
8.
(15分)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7;X的离子与N
具有相同的质子、电子数目:W与Y的氧化物均能导致酸雨的形成;Z的非会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X3W的结
构 。
(3) X3W遇水可释放出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A,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同温同压下,将a L W的简单氢化物和b LZ的氢化物通入水中,若所得溶液的pH=7则a b(填“>”或“<”或“=”)。
(5)用惰性电极电解化合物XZ溶液从阴极释放出气休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6)已知W的单质与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气体A,即:


△H=—92.4kJ·mo1-1
在某温度时,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时间测定的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0min~10min, W2 的平均反应速率 。
②反应在第l0min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更新了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增加B的浓度
③若反应从第30min末又发生了一次条件改变,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 。
a.更新了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A的浓度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X3W的结
构 。
(3) X3W遇水可释放出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A,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同温同压下,将a L W的简单氢化物和b LZ的氢化物通入水中,若所得溶液的pH=7则a b(填“>”或“<”或“=”)。
(5)用惰性电极电解化合物XZ溶液从阴极释放出气休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6)已知W的单质与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气体A,即:



在某温度时,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时间测定的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 | 浓度(mo1/L) | ||
c(W2) | c(B) | c(A) | |
第0 min | 4.0 | 9.0 | 0 |
第10 min | 3.8 | 8.4 | 0.4 |
第20 min | 3.4 | 7.2 | 1.2 |
第30 min | 3.4 | 7.2 | 1.2 |
第40 min | 3.6 | 7.8 | 0.8 |
0min~10min, W2 的平均反应速率 。
②反应在第l0min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更新了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增加B的浓度
③若反应从第30min末又发生了一次条件改变,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 。
a.更新了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A的浓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