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霉酚酸是一种生物活性化合物。下列有关霉酚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7H18O6 |
B.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至多9个 |
C.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D.一定条件下1 mol霉酚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 |
2.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由100个碳原子构成具有完美对称性的C100分子,最内部是由20个碳原子构成的正12面体,外层的60个碳原子形成12个独立的正五边形,处于中间层次的20个碳原子将内外层碳原子连接在一起,当C100与足量氢气完全反应时,每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单键,其产物的分子式应为( )
A.C100H100 | B.C100H80 | C.C100H60 | D.C100H40 |
3.
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Water and Energy)。水利部确定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
B.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需净化处理,坚持达标排放 |
C.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可将造纸厂、化工厂建在水源地上游 |
D.合理开发水资源,建立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 |
2.选择题- (共3题)
4.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解离液
③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分散开来
④应选取长方形的细胞进行观察
⑤可以持续观察一个细胞,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3.填空题- (共3题)
7.
汞不溶于水,易挥发,易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汞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一种金属,据统计世界上有80多种工业以汞为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汞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体中的无机汞主 要有Hg2+、Hg22+。
(1)实验时倘若不慎,将汞溅落地面时,可先用涂上X溶液的锌片去粘拾,然后再用足量的X溶液 溶解锌片回收汞,X溶液可以是 (填试剂名称)
(2)检测水体中的Hg2+可用KI及CuSO4溶液与其反应生成橙红色Cu2HgI4沉淀,用漫反射光谱直接测定汞沉淀物,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3)冶金厂治理含汞、含硫的烟气并回收汞,中国冶金工作者在研究“Hg-I-H2O”系热力学的基础上,查明KI溶液能有效吸收汞,吸收总反应为:2Hg+SO2+8I-+4H+ =2HgI42-+S+2H2O,最后进行电解法电解吸收液(K2HgI4),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国家制定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汞的含量≤0.05 mg/L。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硫化钠法处理含汞废水,其步骤为:先将溶液pH调至8~10,然后加入稍过量的硫化钠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过滤后排放。已知:25℃HgS的Ksp= 4×10-52;Hg2S的Ksp=1.0×10-47,FeS 的Ksp=6.3×10-18;HgS+Na2S
Na2HgS2(易溶)。
①若操作程序完全正确,且废水中只含无机汞,上述处理后的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选填:“能”或“不能”)
②加入FeSO4溶液的作用(写出两项)
(1)实验时倘若不慎,将汞溅落地面时,可先用涂上X溶液的锌片去粘拾,然后再用足量的X溶液 溶解锌片回收汞,X溶液可以是 (填试剂名称)
(2)检测水体中的Hg2+可用KI及CuSO4溶液与其反应生成橙红色Cu2HgI4沉淀,用漫反射光谱直接测定汞沉淀物,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3)冶金厂治理含汞、含硫的烟气并回收汞,中国冶金工作者在研究“Hg-I-H2O”系热力学的基础上,查明KI溶液能有效吸收汞,吸收总反应为:2Hg+SO2+8I-+4H+ =2HgI42-+S+2H2O,最后进行电解法电解吸收液(K2HgI4),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国家制定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汞的含量≤0.05 mg/L。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硫化钠法处理含汞废水,其步骤为:先将溶液pH调至8~10,然后加入稍过量的硫化钠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过滤后排放。已知:25℃HgS的Ksp= 4×10-52;Hg2S的Ksp=1.0×10-47,FeS 的Ksp=6.3×10-18;HgS+Na2S

①若操作程序完全正确,且废水中只含无机汞,上述处理后的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选填:“能”或“不能”)
②加入FeSO4溶液的作用(写出两项)
8.
CrCl3是化学合成中的常见物质,三氯化铬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碱性
条件下能被H2O2氧化为Cr(Ⅵ)。制三氯化铬的流程如图。

(1)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三氧化二铬(Cr2O3难溶于水)需用蒸馏水洗涤的原因
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其已洗涤干净
(2)已知CCl4沸点为57.6℃,为保证稳定的CCl4气流,适宜的加热方式是
(3)用下图装置制备CrCl3时,主要步骤包括:①将产物收集到蒸发皿中;②加热反应管至400℃,开始向三颈烧瓶中通人氮气,使CCl4蒸气经氮气载人反应室进行反应,继续升温到650℃;③三颈烧瓶中装入150mLCCl4,并加热CCl4,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④反应管出口端出现了CrCl3升华物时,切断加热管式炉的电源;⑤停止加热CCl4,继续通人氮气;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顺序为:

(4)已知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Cr2O3 + 3CCl4 → 2CrCl3 + 3COCl2,因光气剧毒,实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并用正丙醇处理COCl2,生成一种含氧酸酯(C7H14O3)。
用正丙醇处理尾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样品中三氯化铬质量分数的测定
称取样品0.4000g,加水溶解并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后加入1gNa2O2,充分加热煮沸,适当稀释,然后加入过量的2mol/LH2SO4至溶液呈强酸性,此时铬以Cr2O72-存在,再加入1.1gKI,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分钟后,加入1mL指示剂,用0.025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24.00mL。
已知:Cr2O72-+6I-+14H+=2Cr3++3I2+7H2O,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该实验可选用的指示剂名称为
②移入碘量瓶的CrCl3溶液需加热煮沸,加入Na2O2后也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
③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
条件下能被H2O2氧化为Cr(Ⅵ)。制三氯化铬的流程如图。

(1)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三氧化二铬(Cr2O3难溶于水)需用蒸馏水洗涤的原因
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其已洗涤干净
(2)已知CCl4沸点为57.6℃,为保证稳定的CCl4气流,适宜的加热方式是
(3)用下图装置制备CrCl3时,主要步骤包括:①将产物收集到蒸发皿中;②加热反应管至400℃,开始向三颈烧瓶中通人氮气,使CCl4蒸气经氮气载人反应室进行反应,继续升温到650℃;③三颈烧瓶中装入150mLCCl4,并加热CCl4,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④反应管出口端出现了CrCl3升华物时,切断加热管式炉的电源;⑤停止加热CCl4,继续通人氮气;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顺序为:

(4)已知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Cr2O3 + 3CCl4 → 2CrCl3 + 3COCl2,因光气剧毒,实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并用正丙醇处理COCl2,生成一种含氧酸酯(C7H14O3)。
用正丙醇处理尾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样品中三氯化铬质量分数的测定
称取样品0.4000g,加水溶解并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后加入1gNa2O2,充分加热煮沸,适当稀释,然后加入过量的2mol/LH2SO4至溶液呈强酸性,此时铬以Cr2O72-存在,再加入1.1gKI,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分钟后,加入1mL指示剂,用0.025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24.00mL。
已知:Cr2O72-+6I-+14H+=2Cr3++3I2+7H2O,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该实验可选用的指示剂名称为
②移入碘量瓶的CrCl3溶液需加热煮沸,加入Na2O2后也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
③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
9.
钢铁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 置,工业上采用高炉冶炼,常用赤铁矿(Fe2O3)、焦炭、空气和熔剂(石灰石)作原料。已知赤铁矿被还原剂还原时是逐级进行的,还原时温度及在CO、CO2平衡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2)在温度低于570℃时,还原分两阶段完成,在温度高于570℃时,依次发生的还原反应有 (选用图中的a、b、c、d填空)
(3)为减少高炉冶铁时,含CO的尾气排放,下列研究方向可采取的
(4)已知下列反应数值:
反应④△H4= kJ·mol-1。
(5)1100℃时,FeO(s)+CO(g)
Fe(s)+CO2(g),平衡常数K=0.2。今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7.2gFeO,同时通入4.48LCO(已折合为标准状况),将其升温到1100℃,并维持温度不变,达平衡时,FeO的转化率为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2)在温度低于570℃时,还原分两阶段完成,在温度高于570℃时,依次发生的还原反应有 (选用图中的a、b、c、d填空)
(3)为减少高炉冶铁时,含CO的尾气排放,下列研究方向可采取的
A.其它条件不变,增加高炉的高度 |
B.调节还原时的炉温 |
C.增加原料中焦炭与赤铁矿的比例 |
D.将生成的铁水及时移出 |
反应序号 | 化学反应 | 反应热 |
① | Fe2O3(s)+3CO(g)=2Fe(s)+3CO 2(g) | △H1= -28.7kJ·mol-1 |
② | 3Fe2O3(s)+CO(g)=2Fe3O4(s)+CO2(g) | △H2= -52.8kJ·mol-1 |
③ | Fe3O4(s)+CO(g)=3FeO(s)+CO2 (g) | △H3= -38.5kJ·mol-1 |
④ | FeO(s)+CO(g)=Fe(s)+CO2(g) | △H4 |
(5)1100℃时,FeO(s)+CO(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