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柯桥中学高三月考(10月)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84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8题)

1.
用下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电源
X极
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
通电后现象及结论
A
正极
Na2SO4溶液
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试液后,a管中呈红色
B
正极
AgNO3溶液
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
C
负极
KCl和CuCl2混合溶液
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
D
负极
酒精
b管中可能产生乙醛
 
2.
常温下,将200 mL pH = a的Cu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用石墨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变为b(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在整个电解过程中始终只有一个电极上有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a<7
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C.向溶液中加人9.8x(10-b-10-a)gCu(OH)2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
D.阳极产生的气体是O2,其体积(标准状况下)为1.12x(10-b-10-a)L
3.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B、C、D位于同一周期,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A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又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A、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B. 元素B的单质能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 元素B和D能形成BD2型的共价化合物
D. 元素C、D不可能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分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其中分子间作用力只影响物质的熔沸点而不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B.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用这种方法从C60、金刚石等中获得“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也必将成为研究方向。
C.结合质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H->CH3COO->Cl-
D.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历了:
5.
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原子
a
b
c
d
e
f
g
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A.a和cB.c和gC.e和gD.b和g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π键是由两个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σ键就是单键,π键就是双键
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
D.H2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含π键
7.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在粗硅的制取中发生反应2C+SiO22CO↑+Si,硅被还原,可推知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非金属性
B.由“HF比HCl稳定性好”,可推知HF比HCl沸点高
C.由“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2SO4溶液的pH大”,可推知C比S的非金属性弱
D.由“某过程发生化学键断裂”,可推知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8.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碳循环”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C.将废电池深埋,防止重金属污染
D.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2.选择题(共9题)

9.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地面上,已知A、B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物块间粗糙.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1、F2先后分别作用在A、B物块上,物块A、B均不发生相对运动,则F1、F2的最大值之比为(  )

10.

如图所示,A、B、C三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B受到水平向右的力作用,C受到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且两力的大小相等,都是F,则对A、B、C间,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11.

如图所示,A、B、C三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B受到水平向右的力作用,C受到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且两力的大小相等,都是F,则对A、B、C间,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B分别固定在轻杆的中点和端点,当杆在光滑水平面上绕O点匀速转动时,求杆OA段与AB段对球的拉力之比。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B分别固定在轻杆的中点和端点,当杆在光滑水平面上绕O点匀速转动时,求杆OA段与AB段对球的拉力之比。

14.如图洗衣机的甩干筒在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则此时(  )

15.如图洗衣机的甩干筒在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则此时(  )

16.如图洗衣机的甩干筒在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则此时(  )

17.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填空题(共1题)

18.
(6分)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拟于“十二五”期间,将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减少10%,回答 下列与氮化合物相关的问题。
(1)处理NOx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已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肼(N2H4)用亚硝酸氧化可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写出肼与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N2O5,则生成N2O5的那一极电极反应式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