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下列化学用语描述中正确的是
A.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 |
B.比例模型![]() |
C.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HCO3-+ H2O![]() |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
2.
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2FeO4是新型净水剂,其净水原理与明矾完全相同 |
B.工业上铝的冶炼是通过电解熔融的AlC13来实现的 |
C.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因为PM2.5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分散系,吸附能力很强 |
D.长期使用(NH4)2SO4化肥使土壤酸化,而过度使用尿素[CO(NH2)2]会使土壤碱化 |
2.填空题- (共2题)
3.
(12分)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元素可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B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C原子核外电子占据7个不同的原子轨道;D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淡黄色固体。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A、D、E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B、C两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3)A和D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写出能证明该结论的一个事实依据 。
(4)化合物AD2分子中共有 个
键和___个
键,AD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5)C与E形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熔点为190℃,沸点为182.7℃,在177.8℃升华,推测此化合物为 晶体。工业上制取上述无水化合物方法如下:C的氧化物与A、E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已知每消耗12kgA的单质,过程中转移2×l03mol e-,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A、D、E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B、C两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3)A和D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写出能证明该结论的一个事实依据 。
(4)化合物AD2分子中共有 个


(5)C与E形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熔点为190℃,沸点为182.7℃,在177.8℃升华,推测此化合物为 晶体。工业上制取上述无水化合物方法如下:C的氧化物与A、E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已知每消耗12kgA的单质,过程中转移2×l03mol e-,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14分)高温焙烧含硫废渣会产生SO2废气,为了回收利用SO2,研究人员研制了利用低品位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吸收SO2,并制备硫酸锰晶体的生产流程,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r1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等其他金属离子。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焙烧:在实验室宜选择的主要仪器是 。
(2)写出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并调节溶液pH,pH应调节的范围是 。
(4)滤渣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为了确定需要向浸出液中加入多少MnO2粉,可准确量取l0.00 mL浸出液用0.02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若达滴定终点共消耗l0.00 mL酸性KMnO4溶液,请计算浸出液中Fe2+浓度是 。
(6)操作a的具体过程________。

已知,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r1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等其他金属离子。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
离子 | 开始沉淀时的pH | 完全沉淀时的pH |
Fe2+ | 7.6 | 9.7 |
Fe3+ | 2.7 | 3.7 |
Al3+ | 3.8 | 4.7 |
Mn2+ | 8.3 | 9.8 |
(1)高温焙烧:在实验室宜选择的主要仪器是 。
(2)写出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并调节溶液pH,pH应调节的范围是 。
(4)滤渣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为了确定需要向浸出液中加入多少MnO2粉,可准确量取l0.00 mL浸出液用0.02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若达滴定终点共消耗l0.00 mL酸性KMnO4溶液,请计算浸出液中Fe2+浓度是 。
(6)操作a的具体过程________。
3.实验题- (共1题)
5.
(14分)(I)已知:R-OH+HX→R-X+H2O。右图是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

有关数据见下表:乙醇、溴乙烷、溴有关参数
(1)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 。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2)加热的目的是 (从速率和限度两方面回答);应采取的加热方式是 。
(3)为除去产品中的一种主要杂质,最好选择下列_____溶液来洗涤产品。
A.氢氧化钠 B.碘化钠 C.亚硫酸钠
(4)第(3)步的实验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
(Ⅱ)苯甲酸甲酯(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有机溶剂。请分析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或性质特点,然后回答问题。

(1)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甲、乙、丙三种有机物中与苯甲酸甲酯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与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消耗NaOH最多的是 。
(3)符合丙条件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两种 。

有关数据见下表:乙醇、溴乙烷、溴有关参数
| 乙醇 | 溴乙烷 | 溴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深红棕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1.44 | 3.1 |
沸点/℃ | 78.5 | 38.4 | 59 |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2)加热的目的是 (从速率和限度两方面回答);应采取的加热方式是 。
(3)为除去产品中的一种主要杂质,最好选择下列_____溶液来洗涤产品。
A.氢氧化钠 B.碘化钠 C.亚硫酸钠
(4)第(3)步的实验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
(Ⅱ)苯甲酸甲酯(


(1)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甲、乙、丙三种有机物中与苯甲酸甲酯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与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消耗NaOH最多的是 。
(3)符合丙条件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两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