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3.
下列有机物的同系物中,
①乙炔的同系物;
②苯的同系物;
③饱和的一元醇;
④饱和的一元醛;
⑤饱和的一元羧酸;
⑥饱和的一元醇和饱和的一元羧酸生成的酯。
完全燃烧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的是
①乙炔的同系物;
②苯的同系物;
③饱和的一元醇;
④饱和的一元醛;
⑤饱和的一元羧酸;
⑥饱和的一元醇和饱和的一元羧酸生成的酯。
完全燃烧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的是
A.①④⑤ | B.④⑤⑥ | C.③④⑥ | D.①②④⑤⑥ |
4.
下图是我国化学家近年来合成的两种聚乙炔衍生物分子的结构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均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且水解均生成两种产物 |
B.A水解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
C.A和B的链节中均含有2个以上手性碳原子 |
D.1molA和B各与热碱液反应,均最多消耗2n mol NaOH |
5.
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
A.①④⑥⑦ | B.④⑥⑦⑧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⑤⑧ |
6.
已知A为烃,B是烃的衍生物,由总物质的量为1mol的A和B组成的混合物在2.5mol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二氧化碳和2mol水。A、B分子式不可能是下列组合中的:
A. CH4O、C3H4O B. C2H4、C2H4O2
C. C3H6O3、CH2O2 D. C2H2、C2H6
A. CH4O、C3H4O B. C2H4、C2H4O2
C. C3H6O3、CH2O2 D. C2H2、C2H6
7.
有机羧酸酯A的分子式为C22H34O5,n molA完全水解可得到n mol羧酸和2n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8H18O5 | B.C18H24O4 | C.C18H26O5 | D.C18H28O5 |
8.
有关有机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③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果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⑥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所以蛋白质均发生盐析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③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果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⑥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所以蛋白质均发生盐析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②⑤⑥ |
9.
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OHCH3 ④ CH2=CH—COOCH3 ⑤ CH2="CH—COOH" ⑥CHCl=CH—COOH中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的是
A.③⑤⑥ | B.①③⑥ | C.②④⑥ | D.①③⑤ |
10.
据化学知识及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句数是
①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②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④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⑤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⑥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
⑦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⑧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⑨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⑩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
①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②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④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⑤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⑥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
⑦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⑧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⑨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⑩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
A.1句 | B.2句 | C.3句 | D.4句 |
2.填空题- (共2题)
11.
(7分)鉴别苯,苯酚溶液,碘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己烯,四氯化碳时,只能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 ;加入该试剂震荡,静置片刻,各种试样出现的相应现象是:
(1)苯 。
(2)苯酚 。
(3)碘化钾 。
(4)硝酸银 。
(5)己烯 。
(6)四氯化碳 。
(1)苯 。
(2)苯酚 。
(3)碘化钾 。
(4)硝酸银 。
(5)己烯 。
(6)四氯化碳 。
12.
(8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1)证明葡萄糖为还原性糖的反应: 。
(2)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
(3)合成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 。
(4)合成人造羊毛(
)的反应: 。
(1)证明葡萄糖为还原性糖的反应: 。
(2)

(3)合成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 。
(4)合成人造羊毛(

3.实验题- (共1题)
13.
(12分)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器A中通入的X是 。
(2)反应①和②分别在装置 和 中进行(填装置符号)。
(3)在分解釜C中加入的Y为少量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优点是用量少,缺点是__________。
(4)反应②为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温度过高的安全隐患是 。
(5)中和釜D中加入的Z最适宜的是 (填编号)
a.NaOH b.CaCO3 c.NaHCO3 d.CaO
(6)蒸馏塔F中的馏出物T和P分别为 和 ,判断的依据是 。
(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 。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物质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异丙苯 | 120 | 0.8640 | 153 |
丙酮 | 58 | 0.7898 | 56.5 |
苯酚 | 94 | 1.0722 | 182 |
(1)在反应器A中通入的X是 。
(2)反应①和②分别在装置 和 中进行(填装置符号)。
(3)在分解釜C中加入的Y为少量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优点是用量少,缺点是__________。
(4)反应②为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温度过高的安全隐患是 。
(5)中和釜D中加入的Z最适宜的是 (填编号)
a.NaOH b.CaCO3 c.NaHCO3 d.CaO
(6)蒸馏塔F中的馏出物T和P分别为 和 ,判断的依据是 。
(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