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6.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mol该有机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molH2反应 |
B.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该有机物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 |
7.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溴水鉴别甲苯、己烷、己烯 |
B.将稀硫酸、稀硝酸和苯混合加热制硝基苯 |
C.苯和硝基苯混合物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
D.用CuSO4溶液除去由电石和水反应生成的乙炔气体中的杂质 |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 CH≡CH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2 mol Br2 |
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说明苯分子不具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 |
C.2甲基戊烷的沸点高于己烷 |
D.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 B.比丁烷更易液化 |
C.1mol丙烷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5mol | D.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
B.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
C.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
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
2.选择题- (共2题)
14.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在少年时从师茹科夫斯基学诗。后来,他成为蜚声文坛的大诗人。普希金总是对别人说:“我是从茹科失斯基那里学会写诗的,他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尊敬的老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15.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在少年时从师茹科夫斯基学诗。后来,他成为蜚声文坛的大诗人。普希金总是对别人说:“我是从茹科失斯基那里学会写诗的,他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尊敬的老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3.填空题- (共4题)
17.
某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3)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 。
(4)在一定条件下,由A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3)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 。
(4)在一定条件下,由A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
18.
某学习小组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并验证产物。
实验原理:CH3CH2Br + NaOH
CH2=CH2↑ + NaBr + H2O
实验过程:组装如图1所示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微热,观察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

(1)甲同学认为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学却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请说明原因: 。
(2)丙同学认为只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即可避免对乙烯气体检验的干扰,改进方法 。
改进实验装置后,再次进行实验,却又发现小试管中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该小组再次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资料一:溴乙烷于55℃时,在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去反应产物仅为1%。
资料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0℃~110℃,在该范围,温度越高,产生乙烯的速率越快。
资料三:溴乙烷的沸点:38.2℃。
(3)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主要发生的反应): 。
(4)结合资料二、三,你认为还应该在实验装置中增加的两种仪器是
① 。
② 。
实验原理:CH3CH2Br + NaOH

实验过程:组装如图1所示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微热,观察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

(1)甲同学认为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学却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请说明原因: 。
(2)丙同学认为只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即可避免对乙烯气体检验的干扰,改进方法 。
改进实验装置后,再次进行实验,却又发现小试管中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该小组再次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资料一:溴乙烷于55℃时,在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去反应产物仅为1%。
资料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0℃~110℃,在该范围,温度越高,产生乙烯的速率越快。
资料三:溴乙烷的沸点:38.2℃。
(3)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主要发生的反应): 。
(4)结合资料二、三,你认为还应该在实验装置中增加的两种仪器是
① 。
② 。
19.
(1)请根据以汽油为原料的下列衍变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不必写反应条件,在括弧中填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各组物质,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是 。
(3)在戊烷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A不能由某种烯烃和氢气加成获得,其结构简式为 。
(4)B是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9H12,一溴代物只有2种,则B的结构简式为 。
(5)氯代烃C的分子式为C4H9Cl,在NaOH乙醇溶液中加热可获得两种沸点不同的烯烃,则C的结构简式为 (不考虑顺反异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各组物质,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是 。
A.乙烯、乙炔 | B.苯、己烷 | C.苯、甲苯 | D.己烷、环己烷 E.甲烷、乙烯 |
(4)B是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9H12,一溴代物只有2种,则B的结构简式为 。
(5)氯代烃C的分子式为C4H9Cl,在NaOH乙醇溶液中加热可获得两种沸点不同的烯烃,则C的结构简式为 (不考虑顺反异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