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题目要求回答:
(2)判断:已知元素④的非金属性比⑧强,故④的单质可以从⑧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⑧的单质___。(填“正确”或“错误”)。
(3)元素⑤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为验证VII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A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③VII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元素核电荷数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判断:已知元素④的非金属性比⑧强,故④的单质可以从⑧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⑧的单质___。(填“正确”或“错误”)。
(3)元素⑤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为验证VII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A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③VII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元素核电荷数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单选题- (共6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LiOH>NaOH>KOH>RbOH |
B.金属性:Rb>K>Na>Li |
C.和酸反应时Fe能失2e-,Na失e-,所以Fe的金属性强于Na |
D.Rb不易与水反应放出H2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16个纵行,也就是16个族 |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 |
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 |
4.
现代科技将
涂于飞机表面,可以吸收和屏蔽雷达波和红外线辐射,从而达到隐形目的。下面列出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的数据正确的是( )
A. 41 B. 84 C. 125 D. 209

A. 41 B. 84 C. 125 D. 209
5.
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内容 | 结论 |
A |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 该溶液一定含有Br- |
B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C | 向某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 说明该FeCl3溶液中不含Fe2+ |
D | 向X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首要污染物包括CO2、SO2、NO、NO2、O3等 |
B.PM2.5指的是直径为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因其直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强、易吸附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的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 |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氮氧化物有关 |
D.SO2的治理技术和设备有:原煤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设备等 |
3.实验题- (共2题)
8.
实验室用下列仪器和药品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

(1)请写出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气流从左到右,装置正确的连接为a接(___)接(___)接(___)接(___)接(___)接(___) 接g(填各接口字母);
(3)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称取8.7 g二氧化锰与足量10 mol·L-1的浓盐酸反应,理论上可制得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V1=___________L。

(1)请写出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气流从左到右,装置正确的连接为a接(___)接(___)接(___)接(___)接(___)接(___) 接g(填各接口字母);
(3)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称取8.7 g二氧化锰与足量10 mol·L-1的浓盐酸反应,理论上可制得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V1=___________L。
9.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中应放置的溶液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3)若装置C中盛有酸性KMnO4溶液,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该气体的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一种溶液,这种溶液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5)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反应完毕时,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中应放置的溶液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3)若装置C中盛有酸性KMnO4溶液,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该气体的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一种溶液,这种溶液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5)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反应完毕时,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