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063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葡萄可用于酿酒。
(1)检验葡萄汁含葡萄糖的方法是:向其中加碱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备的Cu(OH)2,加热,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E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E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E的组成与结构,通过实验得到如下信息:
①有机物E的相对分子量为90。9.0g E完全燃烧时,生成CO2 0.3mol, H2O5.4g。则有机物E的分子式为______。
②实验证实其中含有羟基,羧基,甲基,则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③写出E与足量N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4题)

2.
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CH和CH2=CH-CH=CH2
B.CH3-CH=CH2和CH3-CH2-CH=CH2
C.CH3-CH3和CH3-CH=CH2
D.CH2= CH2
3.
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4.
在①乙醇与氧气在铜催化下反应;②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在水中加热;③葡萄糖与钠反应;④乙醇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反应中,不包括的反应类型是
A.氧化反应B.加成反应C.酯化反应D.水解反应
5.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天然橡胶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乙烯、聚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C.棉花、羊毛、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素
D.乙酸和乙醇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6.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和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B.乙烷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7.
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油脂分子结构中三个烃基一定相同
B.可以用纯碱溶液去除油污
C.可以用纯碱区别植物油和柴油
D.工业上可用油脂制造高级脂肪酸
8.
有机物:①CH2=CHCH2CH=CHCOOH
②CH2=CHCOOCH3
③CH2=CHCH2OH
④CH3CH2CH2OH中均能发生酯化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是
A.①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9.
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三氯乙烷,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的类型及消耗氯气的量是(设乙烯为1 mol,反应产物中的有机物只有三氯乙烷)
A.取代反应,4 mol Cl2
B.加成反应,2 mol Cl2
C.加成反应、取代反应,3 mol Cl2
D.加成反应、取代反应,2 mol Cl2
10.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气体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B.N4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
C.1 mol N4分子所含共价键数为6NA
D.N4发生化学反应需要破坏离子键
11.
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硬度越大;
C.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D.氯化钠溶于水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12.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的是
A.CO2和H2SB.KOH和CH4C.Si和CO2D.NaCl和HCl
13.
下列各对原子序数的原子能以共价键结合成化合物的是
A.6和8B.9和11C.1和12D.19和17
14.
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过氧化氢B.氨气 C.过氧化钠 D.氢氧化钠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的分馏可得到汽油
B.石油分馏得到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汽油是烃的混合物,煤油、柴油是由烃构成的纯净物
D.石油裂解是为了获得更多化工原料,如乙烯、丙烯等

3.选择题(共1题)

16.某派思想家认为:君子要善行,必先要有善心、善德。君主只有心正,才能行正,天下才能大治。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4.填空题(共1题)

17.
如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几种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

(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    (填编号)。
(2)写出分子中碳原子数为2且与B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该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图中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编号)

5.实验题(共1题)

18.
如图为某学习小组设计的制取乙酸乙酯的改进装置,其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2)在带刻度的试管中加入一滴1%的酚酞溶液和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 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请问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3)在烧瓶中加入①5 mL 37%的醋酸、②2 mL酒精和③2 mL浓硫酸以及几粒沸石。请问加入三种液体的顺序是 (请填序号)。加入几粒沸石的作用是 。 
(4)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把干燥管处的塞子打开,停止加热,撤掉干燥管,可看到试管中呈现两层不同颜色的液体,上层液体   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