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579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单选题(共5题)

1.
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充电时“呼出”CO2。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吸收的全部CO2中,有2/3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入”CO2时,钠箔为正极
B.“呼出”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
C.“吸入”CO2时的正极反应:4Na++3CO2+4e=2Na2CO3+C
D.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 L CO2,转移电子数为0.75 mol
2.
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操作
现象

取一块打磨过的生铁片,在其表面滴1滴含酚酞和K3[Fe(CN)6]的食盐水

放置一段时间后,生铁片上出现如右图所示“斑痕”。其边缘处为红色,中心区域为蓝色,在两色环交界处出现铁锈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
B.中心区:Fe–2e==Fe2+
C.边缘处:O2+2H2O+4e==4OH
D.交界处:4Fe2++O2+10H2O==4Fe(OH)3+8H+
3.
生活中常见的荧光棒的发光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H2O2→2+2CO2
二苯基草酸酯
上述反应产生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分子后,使染料分子释放出荧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酯的水解反应
B.荧光棒发光过程涉及化学能到光能的转化
C.二苯基草酸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
D.二苯基草酸酯与草酸()互为同系物
4.
已知8838Sr位于IIA族,下列有关S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8838Sr的中子数为38B.最高化合价为+2
C.原子半径:Sr > CaD.氢氧化物为强碱
5.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
A.酒曲捣碎B.酒曲发酵
C.高温蒸馏D.泉水勾兑

2.填空题(共1题)

6.
一种利用铝土矿(含有氧化铝和杂质)生产氧化铝纯品的工业流程如下:

(1)过程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过程II,用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处理碱浸后滤液,所得溶液pH和Al(OH)3生成的量随加入NaHCO3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

① 加入NaHCO3溶液体积小于8 mL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 过程II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是     
(3)过程III,电解Na2CO3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 简述阳极液生成的原理:

3.实验题(共2题)

7.
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对电解氯化铜实验进行了研究。
装置
现象

电解一段时间时,阳极石墨表面产生气体,阴极石墨上附着红色物质,烧杯壁变热,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1)甲认为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的 是溶液变绿的原因,写出产生该物质的电极反应式:
(2)乙查阅资料,CuCl2溶液中存在平衡:Cu2+ + 4Cl_ [CuCl4]2_(黄色)  ΔH>0。据此乙认为:电解过程中,[CuCl4]2_(黄色)浓度增大,与CuCl2蓝色溶液混合呈绿色。乙依据平衡移动原理推测在电解过程中[CuCl4]2_浓度增大的原因:
(3)丙改用下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电解CuCl2溶液,对溶液变色现象继续探究。
装置
现象

电解相同时间时,阳极石墨表面产生气泡,溶液仍为蓝色;阴极石墨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U型管变热,冷却后阴极附近溶液仍为绿色
丙通过对现象分析证实了甲和乙的观点均不是溶液变绿的主要原因。丙否定甲的依据是 ,否定乙的依据是
(4)丙继续查阅资料:
i. 电解CuCl2溶液时可能产生[CuCl2]_,[CuCl2]_掺杂Cu2+后呈黄色
ii. 稀释含[CuCl2]_的溶液生成CuCl白色沉淀据此丙认为:电解过程中,产生[CuCl2]_掺杂Cu2+后呈黄色,与CuCl2蓝色溶液混合呈绿色。
丙进行如下实验:
a.取电解后绿色溶液2 mL,加20 mL水稀释,静置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 另取少量氯化铜晶体和铜粉,向其中加2 mL浓盐酸,加热获得含[CuCl2]_的黄色溶液。
c. 冷却后向上述溶液……
d. 取c中2 mL溶液,加20 mL水稀释,静置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① a的目的是
② 写出b中生成[CuCl2]_的离子方程式:  
③ 补充c中必要的操作及现象:  
丙据此得出结论:电解时阴极附近生成[CuCl2]_是导致溶液变绿的原因。
8.
功能高分子P可用作光电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R’表示氢或烃基)


(1)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其结构简式是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3)C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4)D为苯的同系物,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5)G的结构简式是  
(6)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是   
(7)反应⑤和⑦的目的是  
(8)以乙炔和甲醛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1,3-丁二烯,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