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056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3

1.单选题(共11题)

1.
下列各组有机物与所含官能团对应正确的是 (  )
A.乙烯(碳碳双键)B.苯(碳碳双键)
C.乙酸(醛基)D.乙酸乙酯(羧基)
2.
如图为立方烷的结构简式,其二氯代物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3.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3CH2OH+HBr→CH3CH2Br+H2O
B.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C.CH2==CH2+H2OCH3CH2OH
D.
4.
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化学知识合理的是 (  )
A.所有的有机物都可以燃烧
B.一定条件下,甲烷、苯、乙酸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糖类、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5.
下列关于甲烷、乙烯、乙醇、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B.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C.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发生还原反应
D.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是利用了食醋中醋酸的酸性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B.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C.1 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然后再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多需要6 mol Cl2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7.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溴水可以区分苯和四氯化碳
B.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C.烷烃、烯烃都属于碳氢化合物
D.食用植物油在烧碱溶液中水解的主要产物是高级饱和脂肪酸钠和甘油
8.
糖尿病人由于身体原因,其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偏高,下列物质可用于糖尿病检验的是
A.氧化铜B.氢氧化钠溶液C.新制氢氧化铜D.乙酸
9.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
B.可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C.乙酸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在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10.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a、b、e、f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f>b>a
② h、i两种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h>i
③ a、g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a>g
④d、e、f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依次增强
⑤九种元素中d元素的单质还原性最强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
11.
已知植物油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三种,某科研机构指出:将植物油代替汽油作汽车的燃料具有战略意义,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已经开始试用,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植物油代替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植物油代替汽油作燃料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B. 推广使用植物油代替汽油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能源紧张的形势
C. 植物油是一种二级能源,与汽油相似,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D. 使用植物油代替汽油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2.填空题(共2题)

12.
I.经测定乙醇的化学式是C2H6O,由于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推测乙醇的结构可能是下列两种之一。

为测定其结构,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进行定性、定量实验。现给出乙醇、钠、水及必要的仪器,请甲、乙、丙、丁4位同学利用如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确定乙醇的结构。

(1)同学甲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表:
乙醇的物质的量/mol
氢气的体积/L
0.10
1.12(标准状况)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结构为______(用Ⅰ、Ⅱ表示),理由为____________;
(2)同学乙分别准确称量4.60 g乙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发现以排在量筒内水的体积作为生成的H2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后都小于1.12 L。如果忽略量筒本身及乙同学读数造成的误差,乙同学认为可能是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水造成的,你认为正确吗?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丙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装置气密性要良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内水必须充满;⑤氢气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数据准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同学丁不想通过称量乙醇的质量来确定乙醇的量,那么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
(5)实验后,4名同学从乙醇的可能结构分析入手,对乙醇和钠的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如果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 mol,那么对钠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要求,必须是____________。
II.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农业上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
(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B、D分子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I.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
T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X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
Y
M层比K层少1个电子
Z
第3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1)画出元素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低 b.Y的化合价比Z低
c.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 d.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强
(3)T、X、Y、Z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4)元素T和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元素X与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化合形成常用作火箭燃料的化合物W,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T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在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 CO和0.2mol H2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反应达平衡时,c(H2)=________________.
(2)判断该反应达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CO减少的速率和CO2减少的速率相等
②CO、H2O、CO2、H2等浓度都相等
③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该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3)请在图中画出CO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

3.实验题(共1题)

1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1 min后鼓入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入70~80 ℃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检验丙中生成的物质中有醛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检验生成物的过程中,一位同学很偶然地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针对溴水褪色的原因,该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分析后,提出两种猜想: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