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有下列几种物质:
(1)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3)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4)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5)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
A.金刚石和石墨 | B.C2H6和C5H12 | C.12C和14C | D.正丁烷和异戊烷 E、葡萄糖和果糖 F、红磷和白磷G、NH4CNO与尿素(CO(NH2)2) H、35Cl和37Cl I、![]() ![]() |
(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3)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4)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5)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
2.
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都是12:1的三种烃A、B、C。常温下,A呈气态,B和C呈液态,A、B、C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3:4。A和C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C都能发生加聚反应,A的加聚产物具有导电性,C的加聚产物则是使用广泛的塑料。
(1)写出A、B、C的分子式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C分别加聚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A、B、C的分子式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C分别加聚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0题)
4.
花生四烯酸即5,8,11,l4-二十碳烯酸(含有四个碳碳双键),其分子式表示C19H3lCOOH,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每摩尔花生四烯酸最多可与4摩尔溴发生加成反应 |
B.它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C.它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
D.它是乙酸的同系物 |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
B.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并静置后液体变为无色 |
C.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色 |
D.苯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 |
9.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C
,下列有关其几何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 B.有4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
C.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 D.有6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
13.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不正确的是 ( )
A.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 |
B.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 |
C.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10O2 |
D.乙烯的最简式为CH2 |
14.
“三鹿奶粉”事件波及很广,据调查某些奶农为了提高鲜奶的“蛋白质”含量,往里面加了点三聚氰胺C3H6N6(见下图),三聚氰胺可由尿素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
B.三聚氰胺不是芳香族化合物 |
C.三聚氰胺属于烃类化合物 |
D.饮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导致肾结石 |
15.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 )
A.乙烯与Br2制备1,2-二溴乙烷 |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
C.苯与Br2制备溴苯 | D.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 |
16.
利胆解痉药“亮菌甲素”跟(CH3)2SO4反应可以生成有机物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C12H12O5 |
B.亮菌甲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
C.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7组吸收峰 |
D.1 mol A最多能与6mol H2加成 |
17.
某气态烃0.5mol能与1molHCl加成,转变为氯代烷烃,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氯分子完全取代,则该烃可能是 ( )
A.CH≡CH | B.CH≡C—CH3 |
C.CH3—C≡C—CH3 | D.CH2=CH—CH3 |
18.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
19.
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油脂 | B.蛋白质 | C.水 | D.葡萄糖 |
20.
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一CH=CH—CH=CH—CH=CH一…)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
A.聚乙烯 | B.聚氯乙烯 | C.聚1,3-丁二烯 | D.聚乙炔 |
21.
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是 ( )
A. C、H、O的个数比为1∶2∶3
B. C和H的个数比为1∶2
C. 肯定不含氧原子
D. 该有机物必定是乙烯
A. C、H、O的个数比为1∶2∶3
B. C和H的个数比为1∶2
C. 肯定不含氧原子
D. 该有机物必定是乙烯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石油裂化制得的汽油是纯净物 |
B.煤的气化是将煤在高温条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
D.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它是一种碳的同素异形体 |
3.填空题- (共2题)
23.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24.
已知A的结构简式为
;B的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和B中所有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
B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A和B中所有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25.
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并提纯乙酸乙酯的方案如下:
已知:①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③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
I.制备过程
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9.5mL无水乙醇和6mL冰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1)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滴加大约3mL浓硫酸,B的容积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3)球形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提纯方法:①将D中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②有机层用5mL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5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最后用水洗涤。有机层倒入一干燥的烧瓶中,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得粗产物。
③将粗产物蒸馏,收集77.1℃的馏分,得到纯净干燥的乙酸乙酯。
(5)第①步分液时,选用的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6)第②步中用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最后用水洗涤,分别主要洗去粗产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 乙醚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沸点/℃ | 34.7 | 78.5 | 118 | 77.1 |
③2CH3CH2OH

I.制备过程
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9.5mL无水乙醇和6mL冰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1)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滴加大约3mL浓硫酸,B的容积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3)球形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提纯方法:①将D中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②有机层用5mL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5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最后用水洗涤。有机层倒入一干燥的烧瓶中,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得粗产物。
③将粗产物蒸馏,收集77.1℃的馏分,得到纯净干燥的乙酸乙酯。
(5)第①步分液时,选用的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6)第②步中用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最后用水洗涤,分别主要洗去粗产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