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某同学为测定维生素C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352 g,置于铂舟并放入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将生成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144 g和0.528 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试回答以下问题:
(1)维生素C中碳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氢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2)维生素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为什么?(试通过计算说明)
(3)如果需要你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还需要哪些信息?
(1)维生素C中碳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氢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2)维生素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为什么?(试通过计算说明)
(3)如果需要你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还需要哪些信息?
2.
1摩尔某烃的蒸汽完全燃烧生成的CO2比生成的水蒸汽少1摩尔。0.1mol该烃完全燃烧的产物被碱石灰吸收, 碱石灰增重39g。求该烃的分子式.并写出该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系统命名法命名).
2.综合题- (共1题)
3.
已知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加热后可产生乙烯.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在甲同学的实验中,发现褪色后的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实验中溴水褪色的主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推测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气体是SO2,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验证,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 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在甲同学的实验中,发现褪色后的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实验中溴水褪色的主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 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5.
下列关于结构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示组成分子中的各原子在空间的位置 |
B.以共价键相连的两原子间总以一条短线相连 |
C.结构式和球棍模型在表示分子结构上作用相同 |
D.用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图式反映共价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顺序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所以它们都是同分异构体 |
B.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 |
C.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可以用灼烧的方法 |
D.蔗糖水解前后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
12.
X、Y、Z三种元素,已知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4,而质子数总和为28,则三种元素为
A. N、P、O B. N、C、Si C. B、Mg、Al D. C、N、P
A. N、P、O B. N、C、Si C. B、Mg、Al D. C、N、P
4.填空题- (共1题)
17.
已知有如下反应:2CH3CHO+O2→2CH3COOH。请以乙烯,空气,水为主要原料,写出合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