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路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A物质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乙烯为原料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填序号)。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Br

(1)乙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A物质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乙烯为原料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填序号)。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Br
2.单选题- (共12题)
5.
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纤维素在人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
D.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纤维素在人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
D.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
7.
下面实验操作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操作 | 目的 |
A | 取绿豆大的钠分别加入到水和乙醇中 | 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 |
B | 取绿豆大的钠与钾分别投入水中 | 证明钾的金属性强于钠 |
C | 将石蜡油在催化作用下,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 证明产物不都是烷烃 |
D | 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备的Cu(OH)2,加热 | 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
A.A | B.B | C.C | D.D |
10.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12 | 0.104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 | -2 |
A.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
D.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
12.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
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 |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 |
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15.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元素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元素①~⑧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不容易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用电子式表示⑦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⑥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X易被催化分解。某同学取5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各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X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X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①第一组实验目的是:相同条件下,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的催化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组实验中,实验4的温度t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族 周期 | IA | | 0族 | |||||
1 | ① | IIA | IIIA | ⅣA | VA | ⅥA | VIIA | |
2 | | | | | | ② | ③ | |
3 | ④ | ⑤ | | | | ⑥ | ⑦ | ⑧ |
(1)在元素①~⑧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不容易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用电子式表示⑦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⑥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X易被催化分解。某同学取5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各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X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X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 序号 | 条件 | 现象 | 结论 | |
温度/℃ | 催化剂 | ||||
第一组 | 1 | 40 | FeCl3溶液 |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 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2 | 20 | A | 缓慢产生适量气泡 | ||
3 | 5 | FeCl3溶液 | 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 | ||
第二组 | 4 | t | MnO2 |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 |
5 | 20 | 无 | 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 |
①第一组实验目的是:相同条件下,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的催化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组实验中,实验4的温度t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6.
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1)无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2)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①工业上常用于沉淀Mg2+的试剂A是________,转Mg(OH)2化为MgCl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带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实验室提取I2的途径如下所示:

①灼烧海带至灰烬时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②向酸化的滤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再加入CCl4作萃取剂,振荡、静置,可以观察到CCl4层呈________色。
(1)无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
(2)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①工业上常用于沉淀Mg2+的试剂A是________,转Mg(OH)2化为MgCl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带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实验室提取I2的途径如下所示:

①灼烧海带至灰烬时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②向酸化的滤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再加入CCl4作萃取剂,振荡、静置,可以观察到CCl4层呈________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