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X、Y原子半径的大小:X______Y(填“>”、“<”或“=”)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______(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X、Y原子半径的大小:X______Y(填“>”、“<”或“=”)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______(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单选题- (共12题)
2.
—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CO32-向B电极栘动 |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 =2CO32- |
C.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 +2e-=2H2O |
D.反应CH4+H2O![]() |
3.
已知.下列两个结构简式:CH3-CH2CH3和HO-,两式中均有短线“一”,这两条短线所表示的意义是
A.都表示一对共用电子 |
B.都表示一个共价单键 |
C.前者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后者表示一个未成对电子 |
D.前者表示分子内只有一个共价单键,后者表示该基团内无共价单键 |
4.
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乳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
B.1 mol乳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
C.1 mol乳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 |
D.有机物![]() |
5.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 |
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D.鉴别苯乙烯(![]() |
6.
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
B.相同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乙醇比乙酸慢 |
C.医用酒精属于混合物,醋酸是一元弱酸 |
D.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乙烯制品既可以用作塑料薄膜,还可用作食品包装袋 |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C.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
D.蛋白质在人体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经过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
9.
如图所示,a、b、c均为非金属单质,d、e均为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且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d>e,f为离子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单质a呈气态 | B.单质c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
C.稳定性:d< e | D.f受热易分解为d和e |
11.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只涉及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
B.反应过程中只涉及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
C.反应过程中既涉及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又涉及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
D.反应过程中既涉及离子键、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又涉及离子键、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
13.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的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中能体现“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是
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加成反应 ⑤取代反应 ⑥加聚反应
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加成反应 ⑤取代反应 ⑥加聚反应
A.①②⑤ | B.②⑤⑥ | C.②④⑥ | D.只有⑥ |
3.实验题- (共1题)
14.
乙酸乙酯是无色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沸点为77.2℃,实验室某次制取它用冰醋酸14.3mL、95%乙醇23mL,还用到浓硫酸、饱和碳酸钠以及极易与乙醇结合成六水合物的氯化钙溶液,主要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向A中的蒸馏烧瓶中注入少量乙醇和浓硫酸后摇匀,再将剩下的所有乙醇和冰醋酸注入分液漏斗里待用。这时分液漏斗里冰醋酸和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5∶7。
②加热油浴保温约135 ℃~145℃
③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缓滴入蒸馏烧瓶里,调节加入速率使蒸出酯的速率与进料速率大体相等,直到加料完成。
④保持油浴温度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液体馏出后,停止加热。
⑤取下B中的锥形瓶,将一定量饱和Na2CO3溶液分批少量多次地加到馏出液里,边加边振荡,至无气泡产生为止。
⑥将⑤的液体混合物分液,弃去水层。
⑦将饱和CaCl2溶液(适量)加入到分液漏斗中,振荡一段时间后静置,放出水层(废液)。
⑧分液漏斗里得到的是初步提纯的乙酸乙酯粗品。
试回答:
(1)实验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饱和CaCl2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步骤⑧所得的粗酯里还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先向A中的蒸馏烧瓶中注入少量乙醇和浓硫酸后摇匀,再将剩下的所有乙醇和冰醋酸注入分液漏斗里待用。这时分液漏斗里冰醋酸和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5∶7。
②加热油浴保温约135 ℃~145℃
③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缓滴入蒸馏烧瓶里,调节加入速率使蒸出酯的速率与进料速率大体相等,直到加料完成。
④保持油浴温度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液体馏出后,停止加热。
⑤取下B中的锥形瓶,将一定量饱和Na2CO3溶液分批少量多次地加到馏出液里,边加边振荡,至无气泡产生为止。
⑥将⑤的液体混合物分液,弃去水层。
⑦将饱和CaCl2溶液(适量)加入到分液漏斗中,振荡一段时间后静置,放出水层(废液)。
⑧分液漏斗里得到的是初步提纯的乙酸乙酯粗品。
试回答:
(1)实验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饱和CaCl2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步骤⑧所得的粗酯里还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