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锌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火法炼锌以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 为主要原料,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2ZnS(s)+3O2(g)=2ZnO(s)+2SO2(g) △H1=-930kJ·mol-1
C(s)+O2(g)=CO2(g) △H2="-393.5" kJ·mol-1
C(s)+CO2(g)="2CO(g)" △H3=" +172.5" kJ·mol-1
ZnO(s)+CO(g)=Zn(g)+CO2(g)△H4=" +198" kJ·mol-1
反应ZnS(s)+tC(s)+2O2(g)=Zn(g)+CO2(g)+SO2(g)的△H =_________kJ·mol-1
(2)银锌蓄电池工作原理为Ag2O2+2Zn+2H2O
2Ag +2Zn(OH)2,该蓄电池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 正极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为Ag2O+H2O+2e-= 2Ag+2OH-,写 出第一阶 段 正极 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2)中蓄电池作电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1)火法炼锌以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 为主要原料,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2ZnS(s)+3O2(g)=2ZnO(s)+2SO2(g) △H1=-930kJ·mol-1
C(s)+O2(g)=CO2(g) △H2="-393.5" kJ·mol-1
C(s)+CO2(g)="2CO(g)" △H3=" +172.5" kJ·mol-1
ZnO(s)+CO(g)=Zn(g)+CO2(g)△H4=" +198" kJ·mol-1
反应ZnS(s)+tC(s)+2O2(g)=Zn(g)+CO2(g)+SO2(g)的△H =_________kJ·mol-1
(2)银锌蓄电池工作原理为Ag2O2+2Zn+2H2O

(3)以(2)中蓄电池作电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2.
请用C、H、O、N、S 五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除H 外,其它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共有_________种。
(2)五种元素中,由其中两种元素构成甲、乙、丙、丁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3、4、6、8,都含有18 个电子。甲和乙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①1mol 乙分子含有_________个σ键;
②丁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_杂化方式; 甲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丙分子为_________ (“极性”或“非极性”) 分子。
③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具体物质解释)。
(3)已知
由以上数据可知,氮气比乙烯、乙炔难发生加成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除H 外,其它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共有_________种。
(2)五种元素中,由其中两种元素构成甲、乙、丙、丁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3、4、6、8,都含有18 个电子。甲和乙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 熔点/K | 沸点/ K |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
甲 | 187 | 202 | 2.6 |
乙 | 272 | 423 | 以任意比互溶 |
①1mol 乙分子含有_________个σ键;
②丁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_杂化方式; 甲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丙分子为_________ (“极性”或“非极性”) 分子。
③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具体物质解释)。
(3)已知
化学键 | N-N | N=N | N![]() | C-C | C=C | C![]() |
键能/kJ·mol-1 | 193 | 418 | 946 | 347.7 | 615 | 812 |
由以上数据可知,氮气比乙烯、乙炔难发生加成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3.
假设图中原电池产生的电压、电流强度均能满足电解、电镀要求,即为理想化。①~⑧为各装置中的电极编号。当K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D 装置中纯Cu 电极反应为: Cu2++2e-=Cu
②整个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 ③→②; ①→⑧; ⑦→⑥;⑤→④;
③C 装置原理上是一个电镀池(Ag表面镀Cu),期中Cu作阴极, Ag作阳极
④A装置中C电极反应为: O2+4e-+2H2O=4OH-

①D 装置中纯Cu 电极反应为: Cu2++2e-=Cu
②整个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 ③→②; ①→⑧; ⑦→⑥;⑤→④;
③C 装置原理上是一个电镀池(Ag表面镀Cu),期中Cu作阴极, Ag作阳极
④A装置中C电极反应为: O2+4e-+2H2O=4OH-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4.
如图甲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H2NCONH2)直接转化为对环境友好物质的原电池装置。现利用甲装置产生的电能对乙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A、B皆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M电极反应式:H2NCONH2+H2O+6e-=CO2↑+N2↑+6H+
②当A电极产生11.2mL气体(标况)时,则N电极消耗25×10-4mol气体
③甲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④A电极应与X相连接
⑤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U型管中的溶液pH变大
A. ①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⑤

①M电极反应式:H2NCONH2+H2O+6e-=CO2↑+N2↑+6H+
②当A电极产生11.2mL气体(标况)时,则N电极消耗25×10-4mol气体
③甲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④A电极应与X相连接
⑤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U型管中的溶液pH变大
A. ①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⑤
5.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铜铁接触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 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 |
B.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C.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
D.在酸性环境下,钢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 |
6.
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 原子和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与B、C 与D基态原子的能层数相同。A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可以形成盐。A和B的质子数之和等于D的质子数。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电负性:B>A>C>D B. 原子半径:B>A>C>D
C. 第一电离能:B>A>C>D D. A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
A. 元素电负性:B>A>C>D B. 原子半径:B>A>C>D
C. 第一电离能:B>A>C>D D. A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过量的氨水加入到CuSO4溶液中,最终得到蓝色沉淀 |
B.由于氢键的作用,H2O的稳定性强于H2S |
C.在核电荷数为26的元素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图为![]() |
D.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可能不含“未成对电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