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海洋中储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储量可观的化学元素就有80多种,其中70多种可以被人类提取利用,全世界每年都要从海洋中提取大量的食盐、铁、溴、碘、钾等有用物质,海水被誉为“液体工业原料”。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镁和溴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含Mg2+、CO32-、SO42- 等杂质离子,如用试剂BaCl2、NaOH、盐酸和Na2CO3溶液,除去杂质离子,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氯碱工业的主要反应是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MgCl2·6H2O脱水过程中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因此工业上常使MgCl2·6H2O晶体在____气体中脱水而得到干燥无水的MgCl2。
(4)第⑤步是用热空气将Br2吹入SO2 溶液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电解无水MgCl2 可得金属镁和氯气,利用副产品氯气还可制备漂白粉,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步骤④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 的利用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高浓度Br2 的水溶液经过蒸馏可得到Br2,蒸馏的温度为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镁和溴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含Mg2+、CO32-、SO42- 等杂质离子,如用试剂BaCl2、NaOH、盐酸和Na2CO3溶液,除去杂质离子,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氯碱工业的主要反应是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MgCl2·6H2O脱水过程中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因此工业上常使MgCl2·6H2O晶体在____气体中脱水而得到干燥无水的MgCl2。
(4)第⑤步是用热空气将Br2吹入SO2 溶液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电解无水MgCl2 可得金属镁和氯气,利用副产品氯气还可制备漂白粉,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步骤④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 的利用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高浓度Br2 的水溶液经过蒸馏可得到Br2,蒸馏的温度为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2.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B.25℃时,NaH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 大 |
C.Cl2与过量的铁反应生成FeCl2 |
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3.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
B.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①=②<③ |
C.硫酸铜在1100℃分解的方程式为:2CuSO4![]() |
D.当Y为葡萄糖时,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 |
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乙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W>X>Y |
B.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 |
C.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Y>Z |
D.由X元素与Y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
6.
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微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
B.在该过程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
D.该过程表示CO、O和催化剂的能量之和大于CO2的能量 |
3.实验题- (共1题)
9.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
(1)写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

(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II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mL和_____mol/L。
②分析实验__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溶解没有反应的乙醇,除去没有反应的乙酸和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如何检验酯层中没有乙酸____________。
(5)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一个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分离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的方法是_________,操作过程为__________。
(1)写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

(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II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试管I中的试剂 | 试管II中的试剂 |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
A | 2mL乙醇、2mL乙酸、1mL18mo/L浓硫酸 | | 5.0 |
B | 3mL乙醇、2mL乙酸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0.1 |
C | 3mL乙醇、2mL乙酸、6mL3mol/L硫酸 | | 1.2 |
D |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 | 1.2 |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mL和_____mol/L。
②分析实验__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溶解没有反应的乙醇,除去没有反应的乙酸和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如何检验酯层中没有乙酸____________。
(5)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一个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分离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的方法是_________,操作过程为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