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5题)
1.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碱性强弱:NaOH>Mg(OH)2>Al(OH)3 |
B.热稳定性:HCl<H2S<PH3 |
C.熔点:I2>Br2>Cl2 |
D.酸性强弱:H2SiO3<H2CO3<H3PO4 |
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Mg、Al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
B.第2周期元素从Li到F,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
D.I2、Br2、Cl2、F2与H2化合越来越容易 |
3.
X、Y、Z三种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是( )
A.X>Y>Z | B.Y>Z>X |
C.X>Z>Y | D.Z>X>Y |
4.
已知砷元素符号为As,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则下列对砷的结构及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砷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3 |
B.砷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
C.三氧化二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D.砷的非金属性比溴弱 |
5.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氧化物有多种 |
B.Y的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现象 |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 |
D.W、X、Z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类物质受热易分解 |
6.
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
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 |
D.Br2和I2分别与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
7.
L—T 5种短周期元素的信息如下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12 | 0.104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 | -2 |
A.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L单质<Q单质 |
B.热稳定性:H2T<H2R |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
8.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 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
B.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紫色火焰 |
C.X与W形成化合物可作为萃取剂,其密度比水小 |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
9.
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⑧、⑨对应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
B.该表中标注的元素全部是主族元素 |
C.元素⑥和⑦的原子序数相差11 |
D.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氢化物反应 |
10.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D.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12.
近年来,我国在超导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铊(Tl)是超导体的组成成分之一,铊位于第6周期ⅢA族,下列对铊的性质推导可能正确的是( )
①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②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③Tl3+的氧化能力比Al3+的强
④单质能跟稀HNO3反应生成硝酸盐
①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②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③Tl3+的氧化能力比Al3+的强
④单质能跟稀HNO3反应生成硝酸盐
A.①④ | B.②③ | C.只有① | D.只有④ |
2.选择题- (共2题)
3.填空题- (共4题)
18.
下列8种化学符号:168O2、188O2、
H、126C、
Na、
7N、146C、
Mg。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
(3)质量相同的H
O和D
O所含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
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与Al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试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 [Be(OH) 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Be(OH) 2与Mg(OH)2可用_______________试剂鉴别。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
(3)质量相同的H


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与Al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试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 [Be(OH) 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Be(OH) 2与Mg(OH)2可用_______________试剂鉴别。
19.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Q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T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3)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_R(填“强于”或“弱于”),可作为二者非金属强弱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退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Q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T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3)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_R(填“强于”或“弱于”),可作为二者非金属强弱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退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相同条件下,将钠、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与稀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NaOH浓溶液的棉球。

(3)写出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反应原理选择_____________(填“A”或“B”或“C”)装置制取氯气。
(5)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X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相同条件下,将钠、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与稀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NaOH浓溶液的棉球。

(3)写出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反应原理选择_____________(填“A”或“B”或“C”)装置制取氯气。
(5)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X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号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⑩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写元素符号,下同),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
(2)①、⑧的简单离子,其半径更大的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3)⑧、⑨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的非金属性:⑥____⑦(填“>”或“<”)。
(5)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碱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 ⑦ | | ⑧ | ⑩ |
3 | ① | ③ | ⑤ | ⑥ | | | ⑨ | |
4 | ② | ④ | | | | | | |
(1)①—⑩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写元素符号,下同),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
(2)①、⑧的简单离子,其半径更大的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3)⑧、⑨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的非金属性:⑥____⑦(填“>”或“<”)。
(5)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碱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