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048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9

1.综合题(共1题)

1.
锑(Sb)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辉锑矿(主要成分为Sb2S3,还含有 PbS、As2S3、CuO、SiO2等)为原料制备金属锑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 浸出液中除含过量盐酸和SbCl5之外,还含有SbCl3、PbCl2、AsCl3、CuCl2等;
②常温下:Ksp(CuS)=1.27×10-36,Ksp(PbS)=9.04×10-29
③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1.0×10-5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1)滤渣1中除了S之外,还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浸出”时,Sb2S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该生产流程能实现(填化学式)的循环利用__________。
(4)常温下,“除铜、铅”时,Cu2+和Pb2+均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的c(S2-)不低于______。
所加Na2S也不宜过多,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
(5)“除砷”时有H3PO3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6)“电解”时,被氧化的Sb元素与被还原的Sb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2.单选题(共8题)

2.
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Li+2Li0.35NiO22Li0.85N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该电池的正极应外接电源负极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既能用酸溶液又能用碱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3.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依次分别盛放含酚酞的200mLNaCl溶液、CuSO4溶液、MgCl2溶液, a、b、e、f电极均为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首先变红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则M接电源的正极
B.乙为铁片上镀铜,则d极为铁片
C.当f电极生成0.224L某一种气体时(已经换算为标准状况下),常温下,则甲中溶液的pH=13(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D.丙中原理用于工业制备镁单质
4.
丙烷(C3H8)熔融盐燃料电池和锌蓄电池均为用途广泛的直流电源,放电时二者的总反应分别为C3H8+5O2=3CO2+4H2O,2Zn+O2=2ZnO。用丙烷(C3H8)燃料电池为锌蓄电池充电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物质M为CO2
B. 燃料电池消耗1mo1O2时,理论上有4molOH-透过b膜向P电极移动
C. a膜、b膜均适宜选择阴离子交换膜
D. 该套装置中,锌蓄电池的Q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
5.
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腐蚀过程中铜极上始终只发生: 2H++2e-= H2
B.若水膜中溶有食盐将加快铁铆钉的腐蚀
C.若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
D.若将该铜板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则铁铜均难被腐蚀
6.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且Y、Z、W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与W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能分别与Y、W形成化合物,且其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W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且均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的性质
C.X的离子半径一定小于与Y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
D.Y、Z与X的常见稳定液态氧化物反应的剧烈程度Y大于Z
7.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用图所示装置分离混溶的沸点不同的混合物
B.用图所示装置蒸发KCl溶液制备无水KCl
C.用图所示装置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图所示装置制取、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8.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2 mL 0.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2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Fe>Fe2+
B
在稀AgNO3溶液中先加入足量0.1mol/L NaCl溶液,再加入少量0.1mol/L NaI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说明Ksp(AgCl)>Ksp(AgI)
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D
常温下,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的pH值
前者的 pH值比后者的大
非金属性:S>C
 
A.AB.BC.CD.D
9.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描述内容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描述
分析
A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B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
涉及的操作是蒸馏
C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硝石中含碘单质
D
“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浣衣发面,去垢”
利用其水解显碱性去污
 
A.AB.BC.CD.D

3.实验题(共1题)

10.
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染料、医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常用“间歇法”制取。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下:


已知: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常温下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中空玻璃管B的作用是______。仪器D的名称____。冷却水应从(填“a”或“b”)______处通入。
(2)C反应器反应完成后,工业上要进行水洗、碱洗,碱洗之前要水洗的目的是洗去部分无机物,同时减少碱的用量,节约成本。用10%氢氧化钠碱洗时除去的物质:______(填化学式)(写两种即可)。碱洗以后加MgSO4干燥。最后通过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纯净的氯苯。
(3)上述装置图中A、C反应器之间,需要增添一个U形管,其内置物质是________。
(4)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______________。
(5)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备硝基苯,请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