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M元素与X同主族,与W同周期。
(1) Z、W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X_______、W_______,Z、M、W三种元素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填相应的离子符号)。
(2) 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若有19.2g铜参加反应则会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________。
(3) 用电子式表示M2W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由M、Z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5) 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A,已知:①1mol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②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B,该气体能与溴水反应。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体B与溴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1) Z、W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X_______、W_______,Z、M、W三种元素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填相应的离子符号)。
(2) 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若有19.2g铜参加反应则会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________。
(3) 用电子式表示M2W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由M、Z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5) 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A,已知:①1mol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②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B,该气体能与溴水反应。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体B与溴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下图是工业上铝土矿(含有Al2O3和Fe2O3等)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图: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操作①剩余的矿渣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中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洗涤Al(OH)3沉淀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操作①剩余的矿渣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中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洗涤Al(OH)3沉淀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5题)
4.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 用中文“
”(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 用中文“

7.
冶炼金属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热分解法;②焦炭法;③水煤气法(CO或H2);④活泼金属置换法;⑤电解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它们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a火烧孔雀石炼铜;b湿法炼铜;现代有:c铝热法炼铁;d光卤石法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A.a② | B.b③ | C.c④ | D.d⑤ |
4.实验题- (共1题)
8.
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元素周期律时设计的两套实验方案。
(实验一)实验步骤如下:
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设计该实验方案的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1)实验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为验证Cl、Br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氯水、溴水、NaCl溶液、NaBr溶液、酒精、四氯化碳)实验步骤如图.

(2)试剂A是NaBr溶液,试剂B是氯水,加C后出现分层,则试剂C是____________.
(3)加入C振荡、静置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反应可以证明Cl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Br的非金属性。
(实验一)实验步骤如下:
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设计该实验方案的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1)实验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为验证Cl、Br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氯水、溴水、NaCl溶液、NaBr溶液、酒精、四氯化碳)实验步骤如图.

(2)试剂A是NaBr溶液,试剂B是氯水,加C后出现分层,则试剂C是____________.
(3)加入C振荡、静置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反应可以证明Cl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Br的非金属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