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B、C、D、E均是由下列离子组成的可溶性化合物,组成这五种物质的离子有(离子不重复使用)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
②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③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④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E溶液焰色反应为黄色;
⑤将38.4 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变化,再滴加1.6 mol/LH2SO4,Cu逐渐溶解,试管管口有红棕色气体。
(1)据此推断A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2)③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_______色。
(4)步骤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将Cu片完全溶解,至少加入稀H2SO4的体积_____。
阳离子 | Na+ Cu2+ Al3+ Ba2+ Fe3+ |
阴离子 | OH- Cl- CO32— SO42— NO3— |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
②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③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④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E溶液焰色反应为黄色;
⑤将38.4 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变化,再滴加1.6 mol/LH2SO4,Cu逐渐溶解,试管管口有红棕色气体。
(1)据此推断A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2)③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_______色。
(4)步骤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将Cu片完全溶解,至少加入稀H2SO4的体积_____。
2.单选题- (共4题)
2.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A |
B.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
C.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
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到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备Fe(OH)3胶体 |
B.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可制备铝单质 |
C.加热使I2升华,可除去铁粉中的I2 |
D.加入足量氨水,充分振荡、过滤,可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铝杂质 |
4.
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溶液”与“操作及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 溶液 | 操作及现象 |
A. | Ca(OH)2溶液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
B. | NaAlO2溶液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C. | Ca(ClO)2溶液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D. | CaCl2溶液 | 通入CO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再通入氨气,溶液变浑浊 |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 |
B.“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
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 |
D.“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 |
3.填空题- (共1题)
6.
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它难电离,易分解。作为一种经典化工产品,工业上早在一百多年前便开始生产。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过氧化氢近年来更受人们的器重,并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为了储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采用醇析法将其转化成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化学式为: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常用作洗涤剂和消毒剂。根据所学化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H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该消毒剂的消毒原理与_________相同。
(2)过碳酸钠溶液可以去油污,写出其溶液呈弱碱性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该洗涤剂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将废水中的氰化钠(NaCN)转化为两种无毒的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如果这种洗涤剂在含有铁离子的水中使用,不仅会削弱洗涤剂的去油污的能力,甚至完全失去杀菌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和相应文字表述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1)H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该消毒剂的消毒原理与_________相同。
(2)过碳酸钠溶液可以去油污,写出其溶液呈弱碱性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该洗涤剂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将废水中的氰化钠(NaCN)转化为两种无毒的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如果这种洗涤剂在含有铁离子的水中使用,不仅会削弱洗涤剂的去油污的能力,甚至完全失去杀菌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和相应文字表述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7.
金属铜的冶炼方法较早的为人类掌握,人们用铜合金制造各种青铜器,古代的青铜器表面会有铜锈(碱式碳酸铜)生成,其成分可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实验室测定碱式碳酸铜成分的方法有多种。
(1)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 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用下列仪器连接而成:

ⅰ、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装置中的一个明显缺陷,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ⅱ、称取24 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进行试验,经数据分析处理,反应得到12.8g残留物,4.4g二氧化碳和7.2 g水。该样品中的结晶水质量为__________g,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氢气还原法装置太复杂,提出简化的方法,认为可以只用C、D、E和改进后的装置直接加热碱式碳酸铜分解,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1)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 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用下列仪器连接而成:

ⅰ、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装置中的一个明显缺陷,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ⅱ、称取24 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进行试验,经数据分析处理,反应得到12.8g残留物,4.4g二氧化碳和7.2 g水。该样品中的结晶水质量为__________g,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氢气还原法装置太复杂,提出简化的方法,认为可以只用C、D、E和改进后的装置直接加热碱式碳酸铜分解,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