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F的溶液中加入D溶液后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F的溶液中加入D溶液后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Fe B.FeCl3 C.FeSO4 D.Fe2O3
(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mol/L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_nm.
(3)电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同学为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首先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定量组成的测定:取50.0mL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43.05g.
(4)若要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A.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含有Fe2+.
B.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
C.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5)欲从废水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B.请写出通入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Fe B.FeCl3 C.FeSO4 D.Fe2O3
(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mol/L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_nm.
(3)电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同学为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首先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定量组成的测定:取50.0mL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43.05g.
(4)若要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A.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含有Fe2+.
B.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
C.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5)欲从废水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B.请写出通入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3.
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气体单质,则A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C b.Al c.Na d.Mg
(2) 若A、B、C均为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且A为氧化物,反应①中X是强碱,反应②中X为CO2,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中CO2_______(填“能”或“否”)用盐酸或稀硫酸代替.
(3) 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X在A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B的化学式为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气体单质,则A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C b.Al c.Na d.Mg
(2) 若A、B、C均为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且A为氧化物,反应①中X是强碱,反应②中X为CO2,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中CO2_______(填“能”或“否”)用盐酸或稀硫酸代替.
(3) 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X在A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B的化学式为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2题)
4.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有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① | D.①②③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是与胶体、光学等知识有关的自然现象 |
B.“百炼成钢”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 |
C.“返青粽叶”指的是添加胆矾(CuSO4•5H2O)后的粽叶青绿新鲜,长期食用有害健康,其中胆矾是混合物 |
D.“明矾净水”与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相同 |
4.填空题- (共1题)
6.
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______。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______(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100g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得到N2 33.6L(标准状况)。
①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_____;
②该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______。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______(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100g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得到N2 33.6L(标准状况)。
①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_____;
②该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