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下列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元素①和⑤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①②④形成的一种一元酸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③形成的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元素⑦形成的氧化物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元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
天津市有着丰富的海水资源,海水中元素⑤、⑥和⑨的含量很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其他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5)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2种)
(6)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常温下,Br2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
吹出的溴用纯碱溶液吸收,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 NaHCO3(未配平),当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
(7)从海水中获得元素⑤或⑥的化合物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该工艺过程中,产品1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产品2为Mg(OH)2。常温下向浓海水中滴加NaOH溶液,当Mg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_。(已知25℃时Ksp[Mg(OH)2]=1.0×10-13)
(8)欲由MgCl2·6H2O加热制备MgCl2时,实验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操作或条件是_________。
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元素①和⑤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①②④形成的一种一元酸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③形成的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元素⑦形成的氧化物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元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
天津市有着丰富的海水资源,海水中元素⑤、⑥和⑨的含量很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其他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5)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2种)
(6)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常温下,Br2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
吹出的溴用纯碱溶液吸收,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 NaHCO3(未配平),当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
(7)从海水中获得元素⑤或⑥的化合物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离子 | Na+ | Mg2+ | Cl- | SO42- |
浓度/(g·L-1) | 63.7 | 28.8 | 144.6 | 46.4 |
该工艺过程中,产品1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产品2为Mg(OH)2。常温下向浓海水中滴加NaOH溶液,当Mg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_。(已知25℃时Ksp[Mg(OH)2]=1.0×10-13)
(8)欲由MgCl2·6H2O加热制备MgCl2时,实验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操作或条件是_________。
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提高N2、H2的转化率,同时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 |
B.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大 |
C.用惰性电极电解K2SO4溶液,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D.镀层破损后,镀锌铁板比镀锡铁板更耐腐蚀 |
3.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机物![]() |
B.用FeCl3溶液可以鉴别苯、苯酚、四氯化碳、KSCN、乙醇和AgNO3六种无色溶液或液体 |
C.有机反应![]() |
D.1 mol ![]() |
4.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氨气时,可直接加热氯化铵或者碳酸氢铵固体 |
B.制氯气时,可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得 |
C.制乙炔时,可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所得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
D.制二氧化硫时,可用硫代硫酸钠和稀硝酸反应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酸性溶液中Fe3+、NH4+、SCN-、NO3-和MnO4-可以大量共存 |
B.SO2通入溴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SO32-+2Br -+4H+ |
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 |
D.为了减小中和滴定的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 |
B.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C.葡萄糖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补钙及维生素C等;淀粉可用于药片的赋形剂 |
D.有机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它们都主要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 |
3.填空题- (共2题)
7.
CO、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气体,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是治理污染的重要方法.
Ⅰ.甲醇可以补充和部分替代石油燃料,缓解能源紧张,利用CO可以合成甲醇.
(1)已知:CO(g)+1/2O2(g)═CO2(g)ΔH1=-283.0kJ·mol-1
H2(g)+1/2O2(g)═H2O(l)ΔH2=-285.8kJ·mol-1
CH3OH(g)+3/2O2(g)═CO2(g)+2H2O(l)ΔH3="-764.6" kJ·mol-1
请写出CO与H2合成甲醇蒸汽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在溶剂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CO与2a molH2合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在A点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用a和V表示)
②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③写出能增大v(CO)又能提高CO转化率的一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学习小组以SO2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取硫酸。
(3)原电池原理:该小组设计的原理示意图如左下图,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4)电解原理:该小组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到NaHSO3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制得了硫酸。原理如图,写出开始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5)已知25℃时由Na2SO3和NaHSO3形成的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则该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25℃时,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0-2,Ka2=1×10-7)
Ⅰ.甲醇可以补充和部分替代石油燃料,缓解能源紧张,利用CO可以合成甲醇.
(1)已知:CO(g)+1/2O2(g)═CO2(g)ΔH1=-283.0kJ·mol-1
H2(g)+1/2O2(g)═H2O(l)ΔH2=-285.8kJ·mol-1
CH3OH(g)+3/2O2(g)═CO2(g)+2H2O(l)ΔH3="-764.6" kJ·mol-1
请写出CO与H2合成甲醇蒸汽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在溶剂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CO与2a molH2合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在A点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用a和V表示)
②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v(CO)=v(H2) |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D.c(CO)=c(H2) |
Ⅱ.某学习小组以SO2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取硫酸。
(3)原电池原理:该小组设计的原理示意图如左下图,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4)电解原理:该小组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到NaHSO3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制得了硫酸。原理如图,写出开始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5)已知25℃时由Na2SO3和NaHSO3形成的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则该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25℃时,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0-2,Ka2=1×10-7)
8.
I按要求填空,括号内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或分子式
(1)有机物甲(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乙(分子式为C3H6O3)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乙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乙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
,则乙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丙(
)的反式1,4-加成聚合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已知
为平面结构,则有机物丁(
)分子中最多有_____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II化学式为C9H10O2的有机物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已知:① F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②从G到H的反应中,H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
③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接时,不稳定,易发生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物质D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6)B→C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H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7)A生成D和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机物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由苯酚合成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要注明条件)_______
(1)有机物甲(

(2)有机物乙(分子式为C3H6O3)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乙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乙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

(3)有机物丙(

(4)已知


II化学式为C9H10O2的有机物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已知:① F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②从G到H的反应中,H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
③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接时,不稳定,易发生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物质D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6)B→C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H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7)A生成D和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机物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由苯酚合成

4.实验题- (共1题)
9.
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 ,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②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补全实验步骤③的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你______(填“是”或“否”)同意乙的观点
(6)丙同学经查阅资料后发现,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结晶可分别得到FeSO4·7H2O、FeSO4·4H2O和FeSO4·H2O.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该温度下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所示(仅在56.7℃、64℃温度下可同时析出两种晶体).
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

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_________

(7)若需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O4·4H2O,应控制的结晶温度(t)的范围为________
(8)取已有部分氧化的绿矾固体(硫酸亚铁的相对原子质量用M表示)wg,配制成100 mL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VmL,则:
①该固体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相关字母表示,要化到最简)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读数时,俯视滴定管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 ,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②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补全实验步骤③的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你______(填“是”或“否”)同意乙的观点
(6)丙同学经查阅资料后发现,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结晶可分别得到FeSO4·7H2O、FeSO4·4H2O和FeSO4·H2O.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该温度下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所示(仅在56.7℃、64℃温度下可同时析出两种晶体).
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

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_________

(7)若需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O4·4H2O,应控制的结晶温度(t)的范围为________
(8)取已有部分氧化的绿矾固体(硫酸亚铁的相对原子质量用M表示)wg,配制成100 mL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VmL,则:
①该固体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相关字母表示,要化到最简)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读数时,俯视滴定管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