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Ⅰ.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已知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与R同周期。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X与Y按原子个数比2∶1构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_________。
(3)X+、 Y2-、M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YM2通入FeCl3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下图转化关系:



(1)若B为白色胶状不溶物,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B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会产生特征蓝色沉淀,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元素代号 | X | Y | Z | M | R |
原子半径/nm | 0.186 | 0.102 | 0.075 | 0.074 | 0.143 |
主要化合价 | +1 | +6 -2 | +5 -3 | -2 | +3 |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X与Y按原子个数比2∶1构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_________。
(3)X+、 Y2-、M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YM2通入FeCl3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下图转化关系:





(1)若B为白色胶状不溶物,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B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会产生特征蓝色沉淀,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省去了铁架台和锥形瓶中的药品),干燥和收集装置有二套,分别用图一和图二。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 锌和稀盐酸 | 选用图1 |
B | 碳化钙和饱和食盐水 | 选用图1 |
C | 铜和浓硫酸 | 选用图2 |
D | 过氧化钠和水 | 选用图2 |

A.A | B.B | C.C | D.D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
B.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完全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
C.同一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酸性越强 |
5.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M的低,则X单质可与强碱溶液反应 |
B.简单阴离子半径:M>Z>Y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 |
D.若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X的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
6.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
7.
硒(Se)与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Se > S | B.沸点:H2S > H2Se |
C.稳定性:H2S > H2Se | D.酸性:H2SO4 > H2SeO4 |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水,以观察溶液颜色 |
B.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
C.用氯水进行水处理,夏季比冬季的效果好 |
D.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硝酸盐,当还原产物只有NO时,参加反应的金属在反应后无论化合价怎样,参加反应的硝酸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4∶1 |
9.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
B.探究Mg(OH) 2溶解于NH4Cl是NH4+水解呈酸性所致,还是NH4+与OH-结合所致 |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H)2 |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
B.工业海水制取镁流程:海水![]() ![]() |
C.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汽油目的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都用石灰石做原料 |
3.实验题- (共2题)
11.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K2FeO4作为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装置有明显不合理设计,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改进后,B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B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K2FeO4的性质(改进后的实验)
①取B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a.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b.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K2FeO4作为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装置有明显不合理设计,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改进后,B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B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K2FeO4的性质(改进后的实验)
①取B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 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
方案Ⅱ |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B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
a.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b.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

12.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A和E中制取NH3的装置为_____,所用试剂为___,装置中制取N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一段时间内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③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和E中制取NH3的装置为_____,所用试剂为___,装置中制取N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一段时间内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③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