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44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7

1.推断题(共1题)

1.
已知:X、Y、Z、M、N、A 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部分生成物及条件略去)

(1)若 X 为红棕色气体,A 为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写出 X 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Z 为_________(写化学式);
(2)若 X 为淡黄色固体,M 为难溶于水的物质,且 X 与 M 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则 X 的电子式_______,A 中参加反应简单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若 1mol X 与水反应经上述转化,能得到 M 的最大质量__
(3)若 M、N 为同一物质,且为厨房中某常用调味品主要成分。写出 Y 与 N 反应生成 X 的反应类型:_____,检验 Y 中是否混有 M 的简便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盛少量 KMnO4 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少量硫酸,再滴加 Y,充分振荡红色褪去,并生成 M。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均有两种一氯取代物
B.光照下,1molCH4最多能与 4molCl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CCl4
C.甲烷与乙烯混合物可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离
D.乙烯和苯都能与 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的分子中均含碳碳双键
3.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Na2CO3<NaHCO3B.沸点:C2H5SH<C2H5OH
C.热稳定性:HF<H2OD.酸性:H3PO4<H2SiO3
5.
四种短周期元素 X、Y、Z 和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之和为 48。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大小比较 r(X)< r(Y)
B.Z 和 Y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YZ3
C.W 的非金属性比 Z 的强,所以 W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 Z 的高
D.W 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 X 的弱
6.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所得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甲中玻璃管盛放的物质
乙中现象
结论
A
还原铁粉、用水湿润的玻璃纤维
肥皂水中有气泡
水蒸气高温下与铁反应生成了氢气
B
CaCO3  、SiO2
石灰水变浑浊
CaCO3 和 SiO2高温下反应生成了 CO2
C
碎瓷片、石蜡油(主要成分为烷烃)
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石蜡油可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
FeCl3固体(熔点 306℃、沸点 315℃)、MnO2固体
淀粉 KI 溶液变蓝
加热时 MnO2能将 FeCl3氧化成 Cl2
 
A.AB.BC.CD.D
7.
已知:Al、Fe、Cu 的合金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 NO,实验过程如下:

另取等量该合金,溶于足量 NaOH (aq),则可得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A.0.22 molB.0.15 molC.0.3 molD.无法计算
8.
亚硝酸钙[Ca(NO2 )2]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原料,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 Ca(NO2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2NO +CaO2 ═ Ca (NO2)2; 2NO2 +CaO2═Ca(NO3)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儿氮气再加入稀硝酸
B. 装置 B、D 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
C. 装置 F 中酸性 K2Cr2O7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未反应的氮氧化物
D. 将铜片换成木炭也可以制备纯净的亚硝酸钙
9.
下列化学实验仪器名称或操作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B.测溶液 pH 值
C.  用硫酸滴定 NaOH 溶液D.   溶量瓶
10.
“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保存溴通常加少量水
B.海水提溴与海水提镁发生的所有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经过吸收塔后,溴元素得到了富集
D.蒸馏塔中还发生了化学变化

3.填空题(共1题)

11.
已知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到 600℃可以分解,实验流程如下图(所得气体是纯净物):

(1)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亚硫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亚硫酸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A.加热分解后的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为 1.92 克
B.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的量 0.04mol
C.分解后固体溶于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c(SO42-)>c(S2-)>c(OH-)>c(HS-)>c(H+)
D.将适量亚硫酸钠与分解后的固体混合,再加稀盐酸可能会出现沉淀

4.实验题(共1题)

12.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俗名莫尔盐,蓝绿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在 100℃~110℃时分解,对光敏感。在空气中逐渐风化及氧化。在空气中比硫酸亚铁稳定,有还原性。常用作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等溶液的互相标定的标准物质。一般用废铁屑经以下流程制取:

(1)检验莫尔盐固体中亚铁离子,可将样品溶于水后,滴加 K3[Fe(CN)6]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用 NaOH 溶液洗涤废铁屑的作用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和氧化铁杂质
B.蒸发应用小火小心加热,直到出现大量晶体停火利用余热蒸干溶剂
C.过滤后可用少量乙醇洗涤
D.检验莫尔盐固体样品中铵离子,可将样品溶于水后,再加足量 NaOH 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观察到试纸变蓝,表明固体中存在 NH4+,否则无 NH4+
E.检验莫尔盐固体是否氧化变质,可将样品溶于水后,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氧化变质
(3)用重铬酸钾溶液标定(滴定)莫尔盐溶液浓度,若需配制浓度为 0.01000mol•L-1的 K2Cr2O7 标准溶液 250mL,应准确称取____________________g  K2Cr2O7(保留 4 位有效数字,已知 M( K2Cr2O7)=294.0g•mol-1).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必要用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
①电子天平  ②烧杯  ③温度计  ④玻璃棒  ⑤容量瓶⑥铁架台(带铁圈)⑦胶头滴管
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 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向(NH4)2Fe(SO4)2 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 NaOH 溶液时,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Fe2+2OH===Fe(OH)2
B.NH4+OH===NH3·H2O
C.Fe2+3OH+NH4===Fe(OH)2↓+NH3·H2O
D.Fe2+5OH+3NH4===Fe(OH)2↓+3NH3·H2O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