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文物年代测定的元素,其核素符号为_________。元素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元素d、e、f、g原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元素f的单质与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h单质的氧化性强于元素g单质的氧化性的事实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文物年代测定的元素,其核素符号为_________。元素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元素d、e、f、g原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元素f的单质与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h单质的氧化性强于元素g单质的氧化性的事实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单选题- (共7题)
2.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6,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Y>Z>X | B.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
C.Y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强 | D.Z单质难溶于化合物WZ2 |
3.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利用。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的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
B.整个过程中,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
C.“反应、分离”环节中,有复分解反应发生 |
D.“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
4.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碘的混合液 |
B.用图乙所示操作配制100mL 0.1mol·L-1硫酸溶液 |
C.用图丙所示装置制备、收集纯净的一氧化氮 |
D.用图丁所示装置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 |
5.
下列有关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草经集注》记载了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此处运用了物质升华的性质 |
B.《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作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此处用到的操作是蒸馏 |
C.《肘后备急方》一书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其汁”,此处用到的操作是溶解 |
D.唐诗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的诗句,此处用到的操作是过滤 |
6.
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选项 | 被提纯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 | 除杂方法 |
A | CO(g) | CO2 (g) | 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 洗气 |
B | Cl2(g) | HCl(g) |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 洗气 |
C | NH4Cl(aq) | Fe3+ | 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D | Na2CO3(s) | NaHCO3(s) | | 灼烧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碱性氧化物:Na2O2、MgO、A12O3
②常温下Cu、Fe、Al均不能和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③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④分别以熔融的NaCl、MgCl2、Al2O3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取金属Na、Mg、Al
⑤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均一、透明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
①碱性氧化物:Na2O2、MgO、A12O3
②常温下Cu、Fe、Al均不能和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③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④分别以熔融的NaCl、MgCl2、Al2O3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取金属Na、Mg、Al
⑤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均一、透明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
A.①④⑤ | B.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8.
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MgC12、CaC12、Na2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加入试剂的顺序:水→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1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B.步骤②的操作是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MgC12·6H2O |
C.从步骤③到步骤⑤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溴 |
D.火力发电厂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经处理后可用在步骤④反应中 |
3.填空题- (共1题)
9.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理大气污染物CO、NOX、SO2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氧化还原法消除NOX的转化如下所示:
。反应I为NO+O3===NO2+O2,其还原产物是_________。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吸收SO2和NO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NO被C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NO3-和NO2-,请写出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3-和NO2-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装置I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进入装置IV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a mol·L-1,要使1L该溶液中NO2-完全转化为NH4NO3,至少需向装置IV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L(用含a代数式表示)。
(1)氧化还原法消除NOX的转化如下所示:

(2)吸收SO2和NO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NO被C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NO3-和NO2-,请写出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3-和NO2-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装置I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进入装置IV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a mol·L-1,要使1L该溶液中NO2-完全转化为NH4NO3,至少需向装置IV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L(用含a代数式表示)。
4.实验题- (共2题)
10.
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其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某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分离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进而生产出纯碱。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某固体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1)下图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b接_______(填接口序号)。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_________;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__。
(3)第二步中让___________装置先发生反应(填装置序号)。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有无水CaCl2的U形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步分离出NaHCO3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步中所加固体粉末化学式为___________。所得的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共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使用其他任何试剂,证明所得晶体大部分是NH4C1。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某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分离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进而生产出纯碱。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某固体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1)下图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b接_______(填接口序号)。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_________;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__。
(3)第二步中让___________装置先发生反应(填装置序号)。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有无水CaCl2的U形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步分离出NaHCO3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步中所加固体粉末化学式为___________。所得的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共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使用其他任何试剂,证明所得晶体大部分是NH4C1。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现要测定某氯化铁与氯化亚铁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I.根据上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加入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沉淀物灼烧后,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其质量为b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b2g,若b1-b2=0.3g,则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坩埚质量是w1g,坩埚与灼烧后固体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II.有同学提出,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测定:

(4)溶解样品改用了硫酸,而不再用盐酸,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的还原剂是否能用铁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滴定消耗c mol· L-1KMnO4溶液b mL,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I.根据上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加入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沉淀物灼烧后,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其质量为b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b2g,若b1-b2=0.3g,则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坩埚质量是w1g,坩埚与灼烧后固体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II.有同学提出,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测定:

(4)溶解样品改用了硫酸,而不再用盐酸,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的还原剂是否能用铁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滴定消耗c mol· L-1KMnO4溶液b mL,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