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得到F、G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1)D中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烯转化为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转化为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E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烯聚合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C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则该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1)D中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烯转化为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转化为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E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烯聚合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C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则该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与C1-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K+)小于r(Cl-),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I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
(4)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已经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和I2O5等碘的氧化物
B.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H2O等含I3+离子的化合物
C.碘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
D.I4O9是一种碘酸盐
(5)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与K紧邻的O个数为_______。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KIO3的密度为_______(列式表示)g·cm-3。

(6)若KIO3晶胞中处于左下角顶角的K原子的坐标参数为(0,0,0),位于下底面面心位置的O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
,0),在KIO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设左下角顶角的I原子的坐标参数为(0,0,0),则K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_。
(1)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与C1-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K+)小于r(Cl-),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I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
(4)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已经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和I2O5等碘的氧化物
B.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H2O等含I3+离子的化合物
C.碘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
D.I4O9是一种碘酸盐
(5)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与K紧邻的O个数为_______。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KIO3的密度为_______(列式表示)g·cm-3。

(6)若KIO3晶胞中处于左下角顶角的K原子的坐标参数为(0,0,0),位于下底面面心位置的O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3.单选题- (共6题)
3.
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
C.静置后的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这种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 |
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寻找锗、硅、硒等半导体材料 |
4.
短周期主族元素W、M、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3倍,Ⅹ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W2和X2W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为1:2 |
B.M、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Z |
C.盐X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含XZW的溶液 |
D.可用M的单质与W的氢化物反应来证明非金属性:M>W |
5.
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分子的活化包括O-O键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
B. 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eV的能量
C. 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eV
D. 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

A. 氧分子的活化包括O-O键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
B. 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eV的能量
C. 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eV
D. 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
6.
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高温加热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3Fe(s)+4H2O(g)
Fe3O4(s)+4H2(g)
B. 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甲
C. 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
D. 实验后,可用铝粉在高温下还原玻璃管中的固体获得铁单质

A. 高温加热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3Fe(s)+4H2O(g)

B. 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甲
C. 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
D. 实验后,可用铝粉在高温下还原玻璃管中的固体获得铁单质
7.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将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滴入硝酸亚铁溶液 | 溶液变黄色 | 过氧化氢的氧化性比Fe3+ |
B | 先向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 | 滴加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 | 原硫酸亚铁溶液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质 |
C | 向试管底部有少量铜的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 铜粉逐渐溶解 | 铜可与稀硫酸反应 |
D |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32-强 |
A.A | B.B | C.C | D.D |
8.
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海水中得到粗盐主要是通过蒸发操作实现的
B. 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 在步骤③中可通入Cl2使溴离子被还原为Br2
D. 在步骤④中,SO2水溶液吸收Br2后,溶液的pH增大

A. 从海水中得到粗盐主要是通过蒸发操作实现的
B. 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 在步骤③中可通入Cl2使溴离子被还原为Br2
D. 在步骤④中,SO2水溶液吸收Br2后,溶液的pH增大
4.实验题- (共1题)
9.
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原材料的价值。某教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性学习时,拟利用废铁屑在实验室制备FeSO4溶液,再与等物质的量的(NH4)2SO4反应,制备补血剂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92]。硫酸亚铁铵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1)废铁屑的净化:将废铁屑投入10%的碳酸钠溶液中并加热5~10min,通过倾析法弃去纯碱溶液,并用蒸馏水洗净废铁屑,待用。
(2)酸浸净化后的废铁屑:将2gFe粉、10mL3mol·L-1的H2SO4溶液加入烧瓶中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FeSO4溶液。保持温度70~80℃,适当添加水以补充被蒸发掉的水分,并控制溶液的pH,至反应无明显气泡产生,停止加热,过滤,称量残留固体质量。

①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少量H2S、PH3等气体,需使用封闭装置。写出用CuSO4溶液吸收H2S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使用过量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NH4)2Fe(SO4)2·6H2O:向Fe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NH4)2SO4固体,70~80℃条件下溶解后,趁热倒入50mL乙醇中,析出晶体。
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室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
A.通入过量Cl2:Fe2+、H+、NH4+、Clˉ、SO42ˉ
B.加入过量KSCN溶液:K+、NH4+、Fe3+、SO42ˉ、SCNˉ
C.加入过量NaOH溶液:Na+、Fe2+、NH4+、SO42ˉ、OHˉ
D.加入过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42ˉ、Clˉ、ClOˉ、OHˉ
(4)产品纯度测定:称取a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取25.00mL待测液,用浓度为c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重复上述操作2次实验结果如下:

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c的代数式表示)。
有同学提出,测定产品中SO42ˉ的含量也可测定产品的纯度,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称取约0.4g样品,溶于70mL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沉淀移入坩埚,灼烧至恒重,记录数据(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有:2mol·L-1的HCl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
(1)废铁屑的净化:将废铁屑投入10%的碳酸钠溶液中并加热5~10min,通过倾析法弃去纯碱溶液,并用蒸馏水洗净废铁屑,待用。
(2)酸浸净化后的废铁屑:将2gFe粉、10mL3mol·L-1的H2SO4溶液加入烧瓶中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FeSO4溶液。保持温度70~80℃,适当添加水以补充被蒸发掉的水分,并控制溶液的pH,至反应无明显气泡产生,停止加热,过滤,称量残留固体质量。

①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少量H2S、PH3等气体,需使用封闭装置。写出用CuSO4溶液吸收H2S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使用过量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NH4)2Fe(SO4)2·6H2O:向Fe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NH4)2SO4固体,70~80℃条件下溶解后,趁热倒入50mL乙醇中,析出晶体。
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室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
A.通入过量Cl2:Fe2+、H+、NH4+、Clˉ、SO42ˉ
B.加入过量KSCN溶液:K+、NH4+、Fe3+、SO42ˉ、SCNˉ
C.加入过量NaOH溶液:Na+、Fe2+、NH4+、SO42ˉ、OHˉ
D.加入过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42ˉ、Clˉ、ClOˉ、OHˉ
(4)产品纯度测定:称取a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取25.00mL待测液,用浓度为c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重复上述操作2次实验结果如下:

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c的代数式表示)。
有同学提出,测定产品中SO42ˉ的含量也可测定产品的纯度,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称取约0.4g样品,溶于70mL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沉淀移入坩埚,灼烧至恒重,记录数据(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有:2mol·L-1的HCl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