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43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7

1.综合题(共2题)

1.
短周期p区元素共有13种,除铝外全部是非金属元素。
(1)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短周期p区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与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卤素与硼、氮、磷可形成BF3、NCl3和PBr3,下列有关三种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类型相同B.空间构型相同
C.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D.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
(3)CS2是一种溶剂,它能溶解硫磺。写出一种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_________。CO能与Ni形成正四面体型的配合物Ni(CO)4,3.42gNi(CO)4中含有_________molσ键
(4)CCl4与水互不相溶,SiCl4与CCl4分子结构柑似,但SiCl4遇水易发生水解反应,导致二者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的几种卤化物的熔点如下:

AlBr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AlI3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
(6)氮化铝晶体为原子晶体,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晶体密度为ag/cm3,晶胞如图所示。

①铝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
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氮化铝晶胞中,铝原子和氮原子之间最短的核间距为_________nm。
2.
CoCl2可用于电镀,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电池前驱材料,由含钴矿(Co元素主要以Co2O3、CoO存在,还含有Fe、Si、Cu、Zn、Mn、Ni、Mg、Ca元素)制取氯化钴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焦亚硫酸钠Na2S2O5,常做食品抗氧化剂。CaF2、MgF2难溶于水。
②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
③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的pH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NaClO3具有氧化性,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浸取中加入Na2S2O5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1中加入NaClO3的作用是_________,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Na2CO3溶液生成滤渣2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渣3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滤液3经过多次萃取与反萃取制备CoCl2晶体

(6)滤液3中加入萃取剂I,然后用稀盐酸反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制备晶体CoCl2·6H2O,需在减压环境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3题)

3.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凡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向水中同时加入W2Y和XZ3,剧烈反应并产生气体和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Y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Z
C.工业上通过电解XZ3来冶炼单质X
D.YZ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是8电子稳定结构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NH3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D.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5.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苏打常常用作生产膨松剂
B.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其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补铁保健品中的铁元素通常表现氧化性
D.唾液不能水解葡萄糖

3.实验题(共1题)

6.
某班学生用SO2与含钡试剂探究化学反应原理,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已知:Na2SO3(s)+H2SO4(浓) Na2SO4+SO2↑+H2O,三个实验小组分别利用该实验装置,将不同试剂装入B试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第一组实验中,A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B中沉淀主要是_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实验中,B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出现分歧,有同学认为白色沉淀是BaSO3。有同学认为是BaSO4。实验小组取出沉淀,继续加入足量_________,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应该是BaSO4。实验中产生BaSO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三组实验结果,请预测CO2通入CaCl2溶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CaCO3沉淀,请用化学原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