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0429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5

1.推断题(共1题)

1.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所得溶液呈弱酸性
X
L层p电子数比s电子数多2个
Y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Z
L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1)写出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2)写出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与HCl、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Z的电子排布式_____、铬原子的简化的电子排布式______。
(4)元素T与氯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A.气态氢化物的挥发性和稳定性
B.单质分子中的键能
C.两元素的电负性
D.含氧酸的酸性
E.氢化物中X—H键的键长(X代表T和Cl两种元素)
F.两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5)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单质的是___(填元素符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5题)

2.
氟利昂—12是甲烷的氯、氟卤代物,结构式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它是平面分子
C.它只有一种结构D.它有4种同分异构体
3.
一定条件下,下列化合物分别跟液溴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所得一溴代物有二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A.B.C.D.
4.
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沼气B.天然气C.焦炉气D.坑道气
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核内质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可表示为:174117Ts
B.COCl2的结构式为: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H2O2的电子式为:H+[  ]2-H+
6.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是( )
A.CO和CH3OHB.CO2和H2O
C.H2和CO2D.CH3OH和H2
7.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醇、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Na2CO3溶液
C.石蕊试液D.Cu(OH)2悬浊液
8.
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用于人民币票面方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 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9.
下列各能层中包含f 能级的是
A.LB.NC.MD.K
10.
若某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中共有36个电子B.该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C.该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D.该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
11.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②
;    ④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电负性: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12.
下列有关电子排布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可表示单核10电子粒子基态时电子排布
B.此图错误,违背了泡利原理
C.表示基态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
D.表示处于激发态的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13.
下列关于同一种原子中的基态和激发态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
B.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C.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过程中吸收能量
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14.
电负性差值为零时,可形成(   )
A.配位键B.非极性共价键
C.金属键D.离子键
15.
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2AlCl3(熔融) 2Al+3Cl2B.2NaCl(熔融) 2Na+Cl2
C.Fe2O3+3CO 2Fe+3CO2D.2HgO 2Hg+O2
16.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其他的反应物有( )
A.CO和CH3OHB.CO2和H2OC.H2和CO2D.CH3OH和H2

3.填空题(共2题)

17.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ds区的元素是________(填编号)。
(2)表中元素①的6个原子与元素③的6个原子形成的某种环状物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某元素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4)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⑤与元素②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出⑨的外围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以海水为原料可以提取金属镁,下图是某工厂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讨论以下相关问题

(1)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有三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甲的观点: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沉淀剂。
学生乙的观点: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再加入沉淀剂。
学生丙的观点:利用晒盐后的苦卤水,再加入沉淀剂。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学生_____的观点正确(填学生序号)。
(2)为了使镁离子沉淀下来,充分利用当地的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资源获得沉淀剂,加入的试剂①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由贝壳制取试剂①的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填标号字母)
A.蒸馏B.分液C.过滤D.萃取
(4)加入的试剂②是________(填化学式)。工业过程中常常将蒸发结晶后的氯化镁水合物晶体再置于HCl气流中加热获得无水MgCl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由无水MgCl2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19.
I.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完成相关实验问题讨论。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根据分析回答:(1)三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最不合理的是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
b.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c.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d.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e.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2)试管①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可否用NaOH溶液代替Na2CO3溶液?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
(5)写出试管①中乙醇工业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a、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b、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c、在55~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d、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e、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净硝基苯。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制备硝基苯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②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酸时,操作的注意事项是:_____。
③步骤d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