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流程- (共1题)
1.
通常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锂电池,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料为四氧化三钴,工业上用CoCl2·6H2O制备四氧化三钴。以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CuO、Fe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
①写出滤渣A主要成分的一种用途________。钴的浸出率随酸浸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综合考虑,应选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________。

②Co2O3与浓硫酸反应除生成CoSO4和H2O外,还生成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2)“净化除杂”过程包括除铁、除铜等步骤。
①除铁:加入适量Na2SO4固体,析出淡黄色晶体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铜:加入适量Na2S2O3,发生反应2Cu2++2S2O32-+2H2O=Cu2S↓+S↓+4H++2SO42-,其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
(3)“萃取和反萃取”
①试剂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称取100 g原料(含钴11.80%),反萃取时得到浓度为0.036 mol·L-1的CoCl2溶液5 L,忽略损耗,钴的产率=_____________。
(4)以CoCl2·6H2O与NH4HCO3为原料,经两步经典反应合成四氧化三钴,第一步在80℃条件下二者生成Co2(OH)2CO3;第二步在600~820℃下Co2(OH)2CO3在空气中转化生成四氧化三钴,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
①写出滤渣A主要成分的一种用途________。钴的浸出率随酸浸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综合考虑,应选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________。

②Co2O3与浓硫酸反应除生成CoSO4和H2O外,还生成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2)“净化除杂”过程包括除铁、除铜等步骤。
①除铁:加入适量Na2SO4固体,析出淡黄色晶体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铜:加入适量Na2S2O3,发生反应2Cu2++2S2O32-+2H2O=Cu2S↓+S↓+4H++2SO42-,其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
(3)“萃取和反萃取”
①试剂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称取100 g原料(含钴11.80%),反萃取时得到浓度为0.036 mol·L-1的CoCl2溶液5 L,忽略损耗,钴的产率=_____________。
(4)以CoCl2·6H2O与NH4HCO3为原料,经两步经典反应合成四氧化三钴,第一步在80℃条件下二者生成Co2(OH)2CO3;第二步在600~820℃下Co2(OH)2CO3在空气中转化生成四氧化三钴,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 c2 |
C.0.1mol ·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 c(H2CO3) |
D.反应MgO(s)+C(s)=Mg(s)+CO(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稀溶液,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位于第三周期、IIIA族 | B.元素Y的正化合价最高为+6 |
C.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Y<Z | D.X和Y只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
6.
下列正确的组合是
①砷(A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ⅤA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硝酸弱
②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③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H2S弱于HCl
④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均形成无氧酸
①砷(A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ⅤA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硝酸弱
②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③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H2S弱于HCl
④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均形成无氧酸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7.
如图所示为氢气燃烧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SO4溶液,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烧杯中溶液换成氢硫酸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 |
B.与酸性Fe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
C.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
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
8.
下列关于实验误差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B.第一次读数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第二次读数时气泡消失,所读液体体积偏小 |
C.测定中和热时,将盐酸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测中和热数值偏小 |
D.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硫酸溶液的pH,测定值偏低 |
9.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明,用化学知识对以下几个事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商代后期铸造的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其熔点高于纯铜 |
B.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
C.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
D.唐代后期出现的黑火药,它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3.实验题- (共1题)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将浓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备SO2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在装置D中完全转化为酸式酸根离子的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是________。
(3)已知酸性:HCl>H2SO3>HClO。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NaClO溶液时,证明NaClO不足时的试剂是________。
(4)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室温下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大于其水解平衡常数Kh。______________。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在装置D中完全转化为酸式酸根离子的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是________。
(3)已知酸性:HCl>H2SO3>HClO。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NaClO溶液时,证明NaClO不足时的试剂是________。
(4)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室温下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大于其水解平衡常数Kh。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