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某固体试样A是由一定量的Al、Mg均匀组成的混合物,为验证混合物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m g试样A,全部溶于0.5L 2mol·L-1稀硫酸溶液中,放出11.2 L气体(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同时生成溶液B;
②另取m g试样A,加入2mol·L-1的NaOH溶液,当加到100mL时,气体不再生成;
③往溶液B中加入2mol/L NaOH,至沉淀不再发生变化。
根据以上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B中是否含有H+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能表示过程③产生的沉淀质量W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是_____;

(4)m g试样A中含Mg的质量为________g;
(5)林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浓硫酸与铝发生钝化,但与Mg能剧烈反应生成SO2,如果忽略钝化的反应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浓硫酸与固体试样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来确定混合物A中镁的质量分数。
郭同学认为林同学的方案可行,但考虑到如果反应结束后硫酸未保持“浓”的状态,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取m g试样A,全部溶于0.5L 2mol·L-1稀硫酸溶液中,放出11.2 L气体(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同时生成溶液B;
②另取m g试样A,加入2mol·L-1的NaOH溶液,当加到100mL时,气体不再生成;
③往溶液B中加入2mol/L NaOH,至沉淀不再发生变化。
根据以上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B中是否含有H+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能表示过程③产生的沉淀质量W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是_____;

(4)m g试样A中含Mg的质量为________g;
(5)林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浓硫酸与铝发生钝化,但与Mg能剧烈反应生成SO2,如果忽略钝化的反应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浓硫酸与固体试样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来确定混合物A中镁的质量分数。
郭同学认为林同学的方案可行,但考虑到如果反应结束后硫酸未保持“浓”的状态,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流程- (共1题)
2.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是海洋经济的一部分,海水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下面是工业上对海水的几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粗盐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为制得纯净的NaCl晶体,操作如下:①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________溶液;③_________;④滤液中加适量盐酸;⑤__________(请补全缺少的实验步骤或试剂);
(3)某同学利用反应①原理制备氯气,将200 mL 5.0 mol·L-1NaCl溶液进行电解,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氯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L;
(4)实验室模拟Mg的制取流程时,用11.3 mol·L-1的浓盐酸配置反应③所需要的0.5 mol·L―1稀盐酸100 mL,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盐酸________mL,接下来的配制过程除了玻璃棒和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粗盐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为制得纯净的NaCl晶体,操作如下:①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________溶液;③_________;④滤液中加适量盐酸;⑤__________(请补全缺少的实验步骤或试剂);
(3)某同学利用反应①原理制备氯气,将200 mL 5.0 mol·L-1NaCl溶液进行电解,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氯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L;
(4)实验室模拟Mg的制取流程时,用11.3 mol·L-1的浓盐酸配置反应③所需要的0.5 mol·L―1稀盐酸100 mL,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盐酸________mL,接下来的配制过程除了玻璃棒和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3.
下列物质的工业制法合理的是
A.玻璃是纯碱和石灰石高温反应制得 |
B.高炉炼铁中通过焦炭直接还原赤铁矿 |
C.工业上通过电解NaCl溶液获取Na单质 |
D.高纯硅的制备是通过氢气还原四氯化硅实现的 |
4.
14C是C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C核素的中子数为8 | B.14C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
C.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 D.14C16O2的质子数为46 |
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将二氧化锰加入浓盐酸中 | 立即产生黄绿色气体 | 二氧化锰有强氧化性 |
B | 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 | 生成气体,并有固体产生 | 气体是H2,固体是Cu |
C | 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氨水中 | 溶液红色褪去 | SO2是酸性氧化物 |
D |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盐酸 | 产生白色沉淀 | 原溶液是硫酸溶液 |
A.A | B.B | C.C | D.D |
7.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按上述流程,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氧化铁 |
C.图中所有的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D.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
8.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于途径①,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
B.Y在反应中起到还原剂的作用 |
C.将CuSO4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得胆矾晶体 |
D.CuSO4在1100℃分解所得气体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气体 |
4.实验题- (共2题)
10.
硫酸是化工行业广泛应用的基础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进行如下有关实验。
实验一:浓硫酸与铜反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应转移0.2mol电子时,生成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L,被还原的硫酸为____mol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浸有NaOH浓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由于气压增大引发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中应放置的溶液是________。
实验二:浓硫酸与碳反应,并验证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4)冯同学认为按照甲、丙、丁、乙的装置顺序,即可验证产物为SO2和CO2,那么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陈同学认为丙装置要使用两次才能确保检验气体产物的准确性,如按该同学所说,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能说明气体产物中有CO2的实验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浓硫酸与铜反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应转移0.2mol电子时,生成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L,被还原的硫酸为____mol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浸有NaOH浓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由于气压增大引发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中应放置的溶液是________。
A.水 | B.酸性KMnO4溶液 |
C.浓溴水 | D.饱和NaHSO3溶液 |

(4)冯同学认为按照甲、丙、丁、乙的装置顺序,即可验证产物为SO2和CO2,那么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陈同学认为丙装置要使用两次才能确保检验气体产物的准确性,如按该同学所说,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能说明气体产物中有CO2的实验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分别通入①KI溶液、②H2S溶液、③FeBr2溶液中:
(1)如果要将①中反应后的单质氧化产物从水溶液中分离,需先进行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然后进行分液即可;
(2)溶液②中出现淡黄色的沉淀,且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进行一段时间后振荡,溶液呈黄色,罗同学提出溶液变色的原因可能生成Br2或Fe3+,请问他该如何通过实验确认生成Br2(限选用的试剂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生成的是Fe3+,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Ⅰ.氧化性Cl2>HIO3>Br2>Fe3+>I2
Ⅱ.2Fe3++2I-=2Fe2++I2
将FeBr2、FeI2和HBr(强酸)溶于水,往溶液中通入过量Cl2,各反应或生成的微粒随氯气通入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①通过实验如何证明ab段反应已开始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点之前溶液中的阴离子总物质的量最大时为____________mol;
③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果要将①中反应后的单质氧化产物从水溶液中分离,需先进行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然后进行分液即可;
(2)溶液②中出现淡黄色的沉淀,且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进行一段时间后振荡,溶液呈黄色,罗同学提出溶液变色的原因可能生成Br2或Fe3+,请问他该如何通过实验确认生成Br2(限选用的试剂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生成的是Fe3+,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Ⅰ.氧化性Cl2>HIO3>Br2>Fe3+>I2
Ⅱ.2Fe3++2I-=2Fe2++I2
将FeBr2、FeI2和HBr(强酸)溶于水,往溶液中通入过量Cl2,各反应或生成的微粒随氯气通入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①通过实验如何证明ab段反应已开始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点之前溶液中的阴离子总物质的量最大时为____________mol;
③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