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
B.HF、HC1、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 |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増强 |
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逐渐变深,密度逐渐增大 |
2.
下列选用的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CO2(HC1)通过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干燥 |
B.SiO2(H2SiO3)加热,使 H2SiO3分解 |
C.Cl2(HC1)通过足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干燥 |
D.FeCl2溶液(FeCl3)加过量的Fe粉、过滤 |
3.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块钠 | 生成淡黄色固体 | 产物是氧化钠 |
B | 向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 出现白色沉淀 | 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
D | 向某溶液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 | 溶液呈血红色 | 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
A.A | B.B | C.C | D.D |
5.
2005年10月12曰,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5天后又安全着落,在升空和着落时,为了防止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而燃烧,应选用某种特殊材料覆盖在飞船表面,这种材料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A.良好的导电性 |
B.高温下能分解,吸收热量 |
C.密度大,能增大飞船的惯性 |
D.硬度大,机械性能好 |
2.实验题- (共2题)
6.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接触水会发生化学反应;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A中g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5)过量的氯气可以用石灰乳来处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接触水会发生化学反应;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物质 | SiCl4 | BC13 | A1C13 | FeCl3 | PCl5 |
沸点/℃ | 57.7 | 12.8 | - | 315 | - |
熔点/℃ | -70.0 | -107.2 | - | - | - |
升华温度/℃ | - | - | 180 | 300 | 16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A中g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5)过量的氯气可以用石灰乳来处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7.
Fe2O3具有广泛的用途。甲同学阅读有关资料得知:在高温下煅烧FeCO3可以得到Fe2O3。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结论,他做了如下实验:
由此甲同学得出结论:4FeCO3+O2
2Fe2O3+4CO2
(1)Ⅰ中横线处所需的化学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提出不同看法:煅烧产物可能是Fe304,因为Fe304也可以溶于硫酸,且所得溶液中也含有Fe3+。于是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步骤Ⅲ进行了补充改进:检验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Fe2+。他需要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氯水
b.氯水和KSCN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丙同学认为即使得到了乙同学预期的实验现象,也不能确定煅烧产物的成分。你认为丙同学持此看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进一步査阅资料得知,煅烧FeCO3的产物中的确含有+2价铁元素。于是他设计了另一种由FeCO3制取Fe2O3的方法:先向FeCO3中依次加入试剂:稀硫酸、_____________(填名称)和____________(填名称);再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灼烧,即可得到Fe203。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Ⅰ | 取一定质暈的FeCO3固体置于 中,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轻,冷却至室溫 |
Ⅱ | 取少量实验步骤Ⅰ所得固体放于一洁净的试管中,用足量的稀硫酸溶解 |
Ⅲ | 向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
由此甲同学得出结论:4FeCO3+O2

(1)Ⅰ中横线处所需的化学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提出不同看法:煅烧产物可能是Fe304,因为Fe304也可以溶于硫酸,且所得溶液中也含有Fe3+。于是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步骤Ⅲ进行了补充改进:检验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Fe2+。他需要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氯水
b.氯水和KSCN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丙同学认为即使得到了乙同学预期的实验现象,也不能确定煅烧产物的成分。你认为丙同学持此看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进一步査阅资料得知,煅烧FeCO3的产物中的确含有+2价铁元素。于是他设计了另一种由FeCO3制取Fe2O3的方法:先向FeCO3中依次加入试剂:稀硫酸、_____________(填名称)和____________(填名称);再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灼烧,即可得到Fe20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