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三)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406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3

1.综合题(共2题)

1.
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RCHO+CH3CHO RCH=CHCHO+H2O;②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从转化流程图可见,由D到E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一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
(5)化合物G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6)芳香化合物X是D的同分异构体,X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之比为6∶1∶1,符合条件的X的结构共有多种,任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用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CH2=CHCOOCH3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2.
B、N、Co均为新型材料的重要组成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
(2)Co能形成[Co(CNO)6]3-
①1mol该离子中含有σ 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
②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填化学式)
(3)往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 配离子,已知NF3和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型,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合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
(4)分子中的大 π键可用符合 πmn 表示,其中m表示形成大 π 键的原子数,n表示参与形成大 π 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 π键可表示为π66)。则NO3-中的大 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5)多硼酸根的结构之一为链状(如图),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6)氮化硼晶体有多种结构,其中立方氮化硼具有金刚石的结构(如图)。若晶胞边长为a nm,晶胞中N原子位于B原子所形成的正四面体的体心,则B—N键的键长为____nm,这种氮化硼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用含有a和NA的代数式表示)

2.单选题(共5题)

3.
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元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NaOH 溶液将NiCl2溶液的pH调至7.5(该pH下溶液中的Ni2+不沉淀),加入适量硫酸钠固体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不考虑Cl2的逸出)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ClO再把二价镍(可简单写成Ni2+)氧化为Ni3+,再将Ni3+经一系列反应后转化为Ni2O3,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适量硫酸钠的作用是增加离子浓度,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
B.电解过程中阴、阳两极附近溶液的pH均升高
C.当有1mol Ni2+氧化为Ni3+时,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1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Na+数目为1NA
D.反应前后b池中Cl- 浓度几乎不变
4.
下列有关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乙的一氯代物有4种
C.丙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加成,氧化,消去反应
D.丁与苯互为等电子体,可由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丁的结构与性质
5.
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A与D同主族,B与C同周期,且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C单质能与无色无味液体m反应置换出B单质,D单质也能与m反应置换出A单质,A、B、C均能与D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E两元素的形成的化合物都为黑色固体
B.B、D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C.D的单质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D.工业上可以用铝热法制取金属E用于野外焊接铁轨
6.
利用废蚀刻液(含FeCl2、CuCl2及FeCl3)制备碱性蚀刻液[Cu(NH3)4Cl2溶液和FeCl3•6H2O的主要步骤:用H2O2氧化废蚀刻液,制备氨气,制备碱性蚀刻液[CuCl2+4NH3=Cu(NH3)4Cl2]、固液分离,用盐酸溶解沉淀并制备FeCl3•6H2O。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用H2O2氧化废蚀刻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H++2Fe2++H2O2=2Fe3++2H2O
B.用装置甲可以制备Cu(NH3)4Cl2并沉铁
C.用装置乙可以分离Cu(NH3)4Cl2溶液和Fe(OH)3
D.用装置丁由FeCl3溶液制备FeCl3•6H2O需要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
7.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D.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蔡侯纸”的制作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3.实验题(共1题)

8.
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BCl3的原理B2O3+3C+3Cl2 =2BCl3+3CO,某实验小组利用干燥的氯气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已知: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遇水水解生成H3BO3和HCl,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备BCl3并验证产物CO

(1)该实验装置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G→_____→_____→_____→____→F→D→I。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J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产品中氯含量的测定
①准确称取少许m克产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并配成100mL溶液。
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加入V1mL浓度为C1 mol/LAgNO3溶液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向其中加入少许硝基苯用力摇动。
④以硝酸铁为指示剂,用C2 mol/LK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 +SCN- =AgSCN↓。
⑤重复步骤②~④二次,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KSCN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2 mL。
已知: Ksp(AgCl)>Ksp(AgSCN) 。
(3)步骤④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产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可能引起测得产品中氯含量偏高是__________。
A.步骤③中未加硝基苯
B.步骤①中配制100mL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用KSCN溶液滴定剩余AgNO3溶液时,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D.滴定剩余AgNO3溶液时,KSCN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一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