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沙罗特美是一种长效平喘药,其合成的部分路线如下:

(1)F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
(2)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沙罗特美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4)B的分子式为C8H8O3,与(CH3)2C(OCH3)2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物质C和CH3OH,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分子中含有
结构且只有一个环状结构,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与NaHCO3发生反应放出CO2。
③苯环上有且只有三个取代基
(6)请写出以
、(CH3)2C(OCH3)2、CH3NO2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____

(1)F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
(2)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沙罗特美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4)B的分子式为C8H8O3,与(CH3)2C(OCH3)2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物质C和CH3OH,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分子中含有

②能与NaHCO3发生反应放出CO2。
③苯环上有且只有三个取代基
(6)请写出以


2.
我国科学家借助自主研制的新型钨钴合金催化剂攻克了单壁碳纳米管结构的可控制备难题。
(1)基态钴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单壁碳纳米管可看作石墨烯沿一定方向卷曲而成的空心圆柱体,其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

(2)纳米结构氧化钴可在室温下将甲醛(HCHO)完全催化氧化,已知甲醛各原子均满足稳定结构,甲醛分子属____分子(选填“极性”“非极性”),其中心原子的VSEPR构型为____。
(3)橙红色晶体羰基钴的熔点为52℃,分子式为Co2(CO)8,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金属配合物,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该晶体属于______晶体,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____。配体CO的任意一种等电子体的电子式:_________。配体CO中与Co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C非O,原因是_________。
(4)元素铁、钴、镍并称铁系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某含镍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分子内的作用力不可能含有__________(填序号)。

(5)钨为熔点最高的金属,硬度极大,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钨的密度为ρ g·cm-3,则每个钨原子的半径r=____nm。(只需列出计算式)
(1)基态钴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单壁碳纳米管可看作石墨烯沿一定方向卷曲而成的空心圆柱体,其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

(2)纳米结构氧化钴可在室温下将甲醛(HCHO)完全催化氧化,已知甲醛各原子均满足稳定结构,甲醛分子属____分子(选填“极性”“非极性”),其中心原子的VSEPR构型为____。
(3)橙红色晶体羰基钴的熔点为52℃,分子式为Co2(CO)8,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金属配合物,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该晶体属于______晶体,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____。配体CO的任意一种等电子体的电子式:_________。配体CO中与Co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C非O,原因是_________。
(4)元素铁、钴、镍并称铁系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某含镍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分子内的作用力不可能含有__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 B.共价键 | C.金属键 | D.配位键 | E.氢键 | F.范德华力 |
3.
钛矿工业中的硫酸酸性废水富含Ti、Fe等元素,其综合利用如下:

已知:TiO2+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1)TiO2+钛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离子方程式表示)
(3)操作a是_________ 、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
(4)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Ksp=[Fe(OH)2] = 8×10-16。步骤Ⅲ中,FeCO3达到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8.5,所得的FeCO3中没有Fe(OH)2。则溶液中c(Fe2+)小于________ mol/L。步骤Ⅳ中,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Fe2O3,除了适当的温度外,还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6)向“富含TiO2+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易得到固体TiO2• nH2O。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和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TiO2+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1)TiO2+钛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离子方程式表示)
(3)操作a是_________ 、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
(4)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Ksp=[Fe(OH)2] = 8×10-16。步骤Ⅲ中,FeCO3达到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8.5,所得的FeCO3中没有Fe(OH)2。则溶液中c(Fe2+)小于________ mol/L。步骤Ⅳ中,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Fe2O3,除了适当的温度外,还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6)向“富含TiO2+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易得到固体TiO2• nH2O。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和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NH4)2Cr2O7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媒染剂、显影液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H4 )2Cr2O7的部分性质及组成进行探究。
已知:Cr2O72-(橙色)+ H2O
2CrO42-(黄色)+2H+。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2Cr2O7固体,滴加足量浓K0H溶液,振荡、微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
⑵为探究(NH4)2Cr2O7 (摩尔质量为252 g/mol)的分解产物,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在A中加入5.040 g样品进行实验。

①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之前,需进行的必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依然要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热A至恒重,观察到D中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A中残留物为Cr2O3、B中质量的变化为1.44 g,写出重铬酸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甲醛法测定含(NH4)2Cr2O7的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反应),其反应原理为 2Ba2++Cr2O72- + H2O = 2BaCrO 4↓+2H+、4NH4++6HCHO =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1 (CH2)6N4H+与 1 mo1 H+相当],然后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
实验步骤:称取样品5.600 g,配成500 mL溶液,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 250 mL锥形瓶中,用氯化钡溶液使Cr2O72-完全沉淀后,加入10 mL 20.00 mol·L-1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0.200 mo1 • L-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3次,最终滴定用去Na0H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 mL。
①若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②滴定计算得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已知:Cr2O72-(橙色)+ H2O

⑴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2Cr2O7固体,滴加足量浓K0H溶液,振荡、微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
⑵为探究(NH4)2Cr2O7 (摩尔质量为252 g/mol)的分解产物,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在A中加入5.040 g样品进行实验。

①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之前,需进行的必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依然要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热A至恒重,观察到D中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A中残留物为Cr2O3、B中质量的变化为1.44 g,写出重铬酸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甲醛法测定含(NH4)2Cr2O7的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反应),其反应原理为 2Ba2++Cr2O72- + H2O = 2BaCrO 4↓+2H+、4NH4++6HCHO =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1 (CH2)6N4H+与 1 mo1 H+相当],然后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
实验步骤:称取样品5.600 g,配成500 mL溶液,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 250 mL锥形瓶中,用氯化钡溶液使Cr2O72-完全沉淀后,加入10 mL 20.00 mol·L-1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0.200 mo1 • L-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3次,最终滴定用去Na0H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 mL。
①若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②滴定计算得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5.
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的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极有机电解质可以换成Cu极的水溶液电解质 |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2H++2e-=2Cu+H2O |
C.放电时,Cu极的水溶液电解质的PH值减小 |
D.通空气时,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 |
6.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分子中均含碳碳双键 |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 |
C.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D.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可制取乙醇 |
7.
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R属同族元素;Z和U位于第VIIA族;X和Z可形成化合物XZ4;Q是其中唯一金属元素且可与氮气反应;T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小于R的氢化物的沸点 |
B.Q的氮化物溶于盐酸生成两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C.Z单质可以从U的钠盐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 |
D.CuSO4溶液能用作T4中毒的解毒剂 |
8.
图中所示的装置图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B.![]() |
C.![]() |
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