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405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6

1.工业流程(共1题)

1.
氯化亚锡用途广泛,在无机工业中用作还原剂,在口腔护理行业中,二水氯化亚锡多用于防龋齿脱敏类牙膏中,以预防龋齿的发生。某研究小组制取二水氯化亚锡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
(1)四氯化锡暴露于空气中与空气中水分反应生成白烟,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生成偏锡酸(H2Sn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将金属锡熔融,然后泼入冷水,激成锡花,其目的是____;
(3)在制备二水氯化亚锡时,温度对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应控制的温度范围为____℃;

(4)反应原料中盐酸浓度对结晶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则盐酸浓度应控制的范围为___,原因____。
(5)反应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该试样溶于盐酸,发生反应为Sn+2HCl=SnCl2+H2↑;
②加入过量FeCl3溶液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②中生成的Fe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7)取1.125g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0mol/L K2Cr2O7溶液30.00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为____。

2.单选题(共4题)

2.
氯碱工业的原理改进方法如图分两个阶段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阶段I中,电源a为正极、b为负极
B.阶段Ⅱ阴极反应:Na0.44-xMnO2+xe-+xNa+=Na0.44MnO2
C.比传统氯碱工业减少了阳离子交换膜,避免氢气和氯气混合,便于NaOH提纯
D.阶段Ⅰ,Ⅱ的反应不能都在饱和食盐水的条件下进行
3.
2016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四种新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第七周被全部填满。2017年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发布了这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及元素符号如下。根据元素周期律,117号元素对应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是(  )
A.镆McB.鉨NhC.TsD.Og
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已知H3BO3=5.8×10-10,H2CO3K2=4.7×10-11,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硼酸不与碳酸钠反应 
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C
Al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A.AB.BC.CD.D
5.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硫酸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B.明矾净水是因为水解产物能杀菌、消毒,并能吸附水中悬浮物
C.利用高纯单质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显碱性,因此可作食用碱和工业用碱

3.实验题(共1题)

6.
醋酸亚铬[(CH3COO2Cr•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密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
(2)连通管a的作用是______;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
(3)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b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3,关闭K2
①b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同时b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_。
(4)欲使b中亮蓝色溶液流入乙,在乙中析出砖红色沉淀,接下来的操作为打开______,关闭K3和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5)该实验中盐酸必须适量,不能过量的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