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丹参素是中药丹参的水溶性成分,结构为 F ,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某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1)丹参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D →E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试剂X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C 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
(3) A→B 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G与 E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任意两种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①lmolG 能与4molNaOH发生反应;
②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5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 : 2 : 2 : 2 : 3 。
(5)参考上述流程信息,设计以
、CH3CHO为原制取
的合成路线(其它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
丹参素是中药丹参的水溶性成分,结构为 F ,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某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1)丹参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D →E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试剂X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C 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
(3) A→B 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G与 E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任意两种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①lmolG 能与4molNaOH发生反应;
②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5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 : 2 : 2 : 2 : 3 。
(5)参考上述流程信息,设计以


2.
教材插图具有简洁而又内涵丰富的特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三周期的某主族元素,其第一至第五电离能数据如图1所示,则该元素对应的原子有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如图2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 ~ⅦA 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CO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图3所示。则该晶体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晶体。

(4)第一电离能介于Al、P之间的第三周期元素有____种。 GaCl3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写出与GaCl3结构相同的一种等电子体(写离子)______________。
(5)冰、干冰、碘都是分子晶体,冰的结构具有特殊性,而干冰、碘的晶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干冰分子中一个分子周围有__________个紧邻分子。 D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6)Fe的一种晶体如甲、乙所示,若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得到的A~D图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标号)。


铁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假设铁原子的半径是r cm,该晶体的密度是ρg/cm3,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教材插图具有简洁而又内涵丰富的特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三周期的某主族元素,其第一至第五电离能数据如图1所示,则该元素对应的原子有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如图2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 ~ⅦA 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CO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图3所示。则该晶体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晶体。

(4)第一电离能介于Al、P之间的第三周期元素有____种。 GaCl3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写出与GaCl3结构相同的一种等电子体(写离子)______________。
(5)冰、干冰、碘都是分子晶体,冰的结构具有特殊性,而干冰、碘的晶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干冰分子中一个分子周围有__________个紧邻分子。 D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6)Fe的一种晶体如甲、乙所示,若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得到的A~D图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标号)。


铁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假设铁原子的半径是r cm,该晶体的密度是ρg/cm3,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2.单选题- (共5题)
3.
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 HCO3-占95 % ,利用图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室排出的是NaOH 、Ca(OH)2等强碱性物质 |
B.b 室发生主要反应: 2H++ CO32-=== H2O +CO2↑ |
C.c室发生的反应为 2H2O-4e-===O2↑+ 4H+ |
D.装置中产生的 O2和提取的 CO2的体积比约为1:4 |
4.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 将海带剪碎,加蒸馏水浸泡,取滤液滴加几滴稀硫酸和1 mLH2O2,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B |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 取5mL0.1mol/L的KI溶液,滴加0.1mol/LFeC13溶液5~6滴,充分反应,可根据溶液中既含I2又含I-的实验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
C |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
D | 比较Cu(OH)2、Mg(OH)2的Ksp相对大小 | 向2mL0.1mol/L的 MgSO4溶液中加入2mL0.2mol/LNaOH溶液,再滴加5~6滴0.1mol/LCuSO4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及其颜色的变化 |
A.A | B.B | C.C | D.D |
5.
对有机物: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4 种官能团 |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13H12O9 |
C.该物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有机产物只有1种 |
D.该有机物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
6.
短周期元素 X、Y、Z、W、R、T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 X、W位于同族。Y 和 Z 的价电子数之和等于 R 和T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这四种元素组成两种盐 Z2TY3 和ZRY2。在含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r(Y)<r(Z)<r(W) |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T>Y |
C.工业上电解R 的氯化物冶炼单质 R |
D.X的氢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 |
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硅胶 |
B.氯水和食盐水消毒杀菌的原理相同 |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
3.实验题- (共1题)
8.
用浓盐酸与氯酸钾固体反应制氯气时,发现所得气体颜色偏深,经分析该气体主要含有Cl2和ClO2两种气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分离制得的混合气体,并测定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Ⅰ.查阅资料:
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气体,其熔点为-59.5℃,沸点为11.0℃,能溶于水,不溶于浓硫酸、四氯化碳,有强氧化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其中一种为 NaClO3。
Ⅱ.制备与分离:
(1)实验加药品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
(2)装置C、E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F中ClO2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Ⅲ.测量与计算:
反应结束后,测得B、C装置分别增重 2.0g和 14 .2g,将D中的液体溶于水,配成2.5 L溶液,取 25.00 mL该溶液,调节试样的pH﹤2.0 ,加入足量的 KI晶体,振荡后,静置片刻;加入指示剂X ,用 0.200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5.00 mL 。(己知: 2ClO2+8H++10I-===5I2+2Cl-+4H2O;2Na2S2O3+I2===Na2S4O6 +2NaI )
(4)指示剂X为_____,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原装置收集到的ClO2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Ⅳ.结论:
(6)浓盐酸与氯酸钾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Ⅰ.查阅资料:
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气体,其熔点为-59.5℃,沸点为11.0℃,能溶于水,不溶于浓硫酸、四氯化碳,有强氧化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其中一种为 NaClO3。
Ⅱ.制备与分离:
(1)实验加药品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
(2)装置C、E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F中ClO2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Ⅲ.测量与计算:
反应结束后,测得B、C装置分别增重 2.0g和 14 .2g,将D中的液体溶于水,配成2.5 L溶液,取 25.00 mL该溶液,调节试样的pH﹤2.0 ,加入足量的 KI晶体,振荡后,静置片刻;加入指示剂X ,用 0.200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5.00 mL 。(己知: 2ClO2+8H++10I-===5I2+2Cl-+4H2O;2Na2S2O3+I2===Na2S4O6 +2NaI )
(4)指示剂X为_____,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原装置收集到的ClO2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Ⅳ.结论:
(6)浓盐酸与氯酸钾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