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3题)
1.
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1)E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C元素和A元素能化合形成C3A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_____;
(3)C和D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 >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和A元素的氢化物的浓溶液,相互接近时,可看到大量的白烟,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B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 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 d.依据两元素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
元素编号 | 元素特征信息 |
A |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 |
B | 原子核电荷数是内层电子数的4倍 |
C | 1molC单质能与冷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 H2 |
D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 |
E | 负二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 |
(1)E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C元素和A元素能化合形成C3A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_____;
(3)C和D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 >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和A元素的氢化物的浓溶液,相互接近时,可看到大量的白烟,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B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 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 d.依据两元素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
2.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元素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
(3)比较B、C的原子半径:B___________C。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元素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
(3)比较B、C的原子半径:B___________C。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B、C、D为中学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A
B
C
D
(1)若A、B、C、D均为化合物,而且它们的水溶液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则请: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 →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1)若A、B、C、D均为化合物,而且它们的水溶液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则请: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 →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4.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符号 | X | Y | Z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080 | 0.102 | 0.143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2 | -2,+4,+6 | +3 | -2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Z>T |
B.离子半径:T2- > X2+ > R3+ |
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R>X |
D.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R>Y>X |
5.
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
A.金属单质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
B.1 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 |
6.
下列关于碘元素(原子序数53)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此碘原子中含有131个质子 |
B.131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 |
C.其氢化物为HI,比HCl的稳定性弱 |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IO4,比HClO4的酸性强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3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