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等级考试质量监控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396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0

1.推断题(共1题)

1.
乙炔可以二聚也可以三聚。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转化,可以合成氯丁橡胶和对羟基苯甲酸。

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分子式____,E中官能团名称___、___(苯环除外),D的结构简式____。
(2)上述反应中,指出②的反应类型____;反应⑥所需的反应试剂及反应条件_____。
(3)E的同分异构体,满足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有____种。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设计一条由(CH3)2C=CH2合成的路线。_______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2.综合题(共1题)

2.
氮化硅(Si3N4)耐高温、硬度大,可用石英与焦炭在1400~1450℃的氮气中合成:3SiO2(s)+6C(s)+2N2(g)=Si3N4(s)+6CO(g)-QQ>0),在一定条件下,向10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10min后达到平衡。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所涉及的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其中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外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其原子的核外电子能量不同的有_____种。
(2)上述反应混合物中的极性分子是______,写出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分析用氮化硅制造轴承和发动机中耐热部件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可以提高二氧化硅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_(任写一条),该措施对平衡常数的影响为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4)测得平衡时固体质量减少了5.6g,则用氮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3.工业流程(共1题)

3.
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碘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问题:
(1)酸性条件下,NaNO2溶液只能将 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_______。
(2)流程中I2碘经过吸附,转化为I、IO3再转化为I2的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3)反应②发生时,由于碘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溶液底部有固体生成;由于反应放热,有时溶液上方产生_____(填颜色)的气体。因此,反应②需要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4)实验室从反应②所得溶液提取碘,可加入CCl4_______(填操作名称)碘,即把碘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并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分离两种溶液。
(5)活性炭所吸附的I2也可以用NaHSO3将其转变为I,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填微粒符号)。
已知NaHSO3溶液显弱酸性,试从平衡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向0.1mol/L的NaHSO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中性,请判断:c(Na+)____c(SO32–)+ c(HSO3)+ c(H2SO3)(填“>”、“<”或“=”)。

4.单选题(共5题)

4.
钢铁在海水中的锈蚀过程示意见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碳转移给铁
B.在钢铁上连接铅块,可起到防护作用
C.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4OH-
D.该金属腐蚀过程为析氢腐蚀
5.
丙烷和丁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互为
A.同位素B.同素异形体C.同系物D.同分异构体
6.
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丁醇的转化率
B.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导气管a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
D.制乙酸丁酯的反应温度超过100℃不能用水浴加热
7.
以下过程与化学键断裂无关的是
A.氯化钠熔化B.干冰升华C.金刚石熔化D.金属汞汽化
8.
下列关于侯德榜制碱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法将合成氨法与氨碱法工艺联合,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
B.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CO2后通入NH3气体
C.在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消石灰以循环利用NH3
D.析出的NH4Cl后的滤液中主要含有Na+、NH4+、HCO3-、Cl-

5.实验题(共1题)

9.
为研究乙醇结构及其部分的化学性质,进行下列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Ⅰ.用如图装置来推测乙醇的结构式。

(1)实验中钠需要粉碎成很小的颗粒,其原因是__________。
(2)两次实验平均用乙醇1.15克,收集到气体体积平均为0.28升(换算成标准状态)。由实验数据可以推测乙醇分子的结构,依据是________。
(3)若使用的乙醇中含有少量的水,则收集到氢气的体积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Ⅱ.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其中C装置的试管中盛有无水乙醇。(固定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4)装置A圆底烧瓶内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C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D装置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写出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去D处酒精灯,反应能否继续进行?_____。原因是_______。
(6)检验E中的生成物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