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0395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4

1.推断题(共2题)

1.
现有A、B、C、D、E、F、G 七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其中前六种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A与 B可构成三核10电子的分子;E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B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的2倍;C、D、F同周期,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相互发生复分解反应;G的一种氧化物常作红色油漆的颜料。
(1)F 形成的单核阴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M是由 A、B、C组成的常见化合物,M中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
(3)向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后的溶液中缓慢滴加盐酸至过量,产生的现象是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G 的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列出了 11 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①⑦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处理含 CN-的废水,将CN-氧化成 CO32-和N2,写出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③和⑧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
(4)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3.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2O2B.H2OC.NaOHD.H2O2
4.
低合金高强度钢是支撑"鸟巢"的铁骨钢筋,除含有铁元素外,还含有Mn(锰),Ti(钛),(铬),(铌)等合金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VIIIB族
B.46TiO、48TiO、50TiO互为同位素
C.Mn 2O7是酸性氧化物
D. 原子核内有个51个中子,核外有 41个电子
5.
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 NaOH 溶液反应,X、Y、Z、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B.原子半径:Y>Z>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Z<X<W
D.W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6.
元素X 有质量数为 79 和 81 的两种同位素,现测得X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9.9,则同位素81 X在X元素中的质量分数是
A.45.6%B.54.4%C.55%D.45%
7.
在短周期元素中,X 元素与 Y、Z、W 三元素相邻,X、Y 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Z 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B.X、Y、Z、W 形成的单质最多有 6 种
C.四种元素均可与氢元素形成 18 电子分子
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rZ>rX>rY>rW
8.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B.微粒半径:K+>Al3+>S2—>Cl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D.金属性:K>Ca>Mg>Be
9.
有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  +RO+6H+=3R+3H2O,据此判断,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2RO3B.H2RO4C.HRO3D.HRO4
10.
下列变化中,未破坏化学键的是
A.HCl 溶于水B.烧碱受热熔化C.碘的升华D.CaO 溶于水
11.
绿色能源是指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②风能③潮汐能④煤⑤天然气⑥石油
A.①②③B.③④C.④D.①②⑤

3.解答题(共1题)

12.
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原电池装置图_______,该电池的负极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
(2)放电时银离子向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3)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5.4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了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13.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实验装置如图:

(1)连接好装置后,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设计此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4)该小组的一位同学认为,利用此实验装置及药品,也可以证明非金属性:氯>碳>硅,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14.
在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我们通常做下面的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克已研磨成粉末的八水合氢氧化钡,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或三合板)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克氯化铵晶体,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晶体混合,立即快速搅拌
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_______产生(1)
用手摸烧杯下部
感觉烧杯变凉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__反应(2)
用手拿起烧杯
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粘到了烧杯底部
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
 
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
反应后移走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
 
混合物成糊状,证明有________生成(3)
 
(4)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说明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9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