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著名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狄尔斯—阿德尔反应,是由共轭双烯与烯烃或炔烃反应生成六元环的反应。如:
(可表示为
),实际是个加成反应。
工业上常用下列流程制取重要化学原料
(M)。

流程中的A为天然橡胶的单体,分子式为C5H8。
(1)A的名称是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A的属于炔烃的同分异构体一共有____种,A与B反应生成的另一种含六元环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②反应的类型为_____,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按下列要求写出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Ⅰ)能发生银镜反应;(Ⅱ)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甲基;(Ⅲ)能发生水解反应
(5)由丙烯制得B经如下流程:

参照流程中的前两步和最后一步的书写方法写出其他中间步骤的流程:________。


工业上常用下列流程制取重要化学原料


流程中的A为天然橡胶的单体,分子式为C5H8。
(1)A的名称是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A的属于炔烃的同分异构体一共有____种,A与B反应生成的另一种含六元环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②反应的类型为_____,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按下列要求写出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Ⅰ)能发生银镜反应;(Ⅱ)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甲基;(Ⅲ)能发生水解反应
(5)由丙烯制得B经如下流程:

参照流程中的前两步和最后一步的书写方法写出其他中间步骤的流程:________。
2.工业流程- (共1题)
2.
现代高科技领域使用的新型陶瓷材料氮化硼(BN),用天然硼砂(Na2B4O7∙10H2O)经过下列过程可以制得。
天然硼砂
硼酸(H3BO3)
B2O3
BN
(1)天然硼砂所含的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半径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由天然硼砂中的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
(2)与硼元素性质最相似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_______,该原子核外充有电子的轨道共有____个。
(3)试写出天然硼砂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制得的氮化硼有不同的结构,其中超硬、耐磨、耐高温的一种属于____晶体。制取氮化硼的反应必须在密闭的耐高温容器中进行:B2O3(s)+2NH3(g)
2BN(s)+3H2O(g)+Q(Q<0)
(4)若反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2分钟反应炉内固体的质量减少60.0g,则用氨气来表示该反应在2分钟内的平均速率为_____,达到平衡后,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在平衡移动过程中,逆反应速率的变化状况为______。
(5)为提高生产效率,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同时,化学平衡向多出产品的方向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生产中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
天然硼砂



(1)天然硼砂所含的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半径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由天然硼砂中的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
(2)与硼元素性质最相似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_______,该原子核外充有电子的轨道共有____个。
(3)试写出天然硼砂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制得的氮化硼有不同的结构,其中超硬、耐磨、耐高温的一种属于____晶体。制取氮化硼的反应必须在密闭的耐高温容器中进行:B2O3(s)+2NH3(g)

(4)若反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2分钟反应炉内固体的质量减少60.0g,则用氨气来表示该反应在2分钟内的平均速率为_____,达到平衡后,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在平衡移动过程中,逆反应速率的变化状况为______。
(5)为提高生产效率,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同时,化学平衡向多出产品的方向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生产中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
A.直接排出参与大气循环 | B.冷却分离所得气体可以循环使用 |
C.全部用来进行循环使用 | D.冷却分离所得液体可作化工原料 |
3.单选题- (共13题)
3.
为使埋在地下的钢管不被腐蚀,所采取的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向钢管外填埋干燥土壤,避开电解质溶液 |
B.在钢管外镀上一层锌皮,此锌皮会作负极 |
C.将钢管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负极上,作阴极 |
D.在钢管外涂上油漆、沥青等使与土壤隔绝 |
9.
人造的 115 号元素被我国命名为“镆”,取自我国古代宝剑之名“镆铘” (也做“莫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镆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115 | B.镆原子的质量数为 115 |
C.镆原子的中子数肯定为 115 | D.镆铘剑中肯定含有镆元素 |
11.
水与人的关系密切,人类的生存、生产、科研都离不开水。在通常状况下要证明一瓶无色无味的液体是纯水的方法,可靠的是
A.测定其pH值 | B.测定其导电性能 | C.测定其熔沸点 | D.验证其电解产物 |
12.
如图所示,将大烧杯丙扣在甲乙两个小烧杯(口向上)上。向两个小烧杯中分别装入如下表所列的试剂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预测现象不同的是


| 甲中试剂 | 乙中试剂 | 预测现象 |
A | 浓盐酸 | 硝酸银溶液 | 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
B | 浓氨水 | 硫酸铁溶液 | 乙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
C | 浓盐酸 | 浓氨水 | 丙中产生白色烟雾 |
D | 氯化铝溶液 | 浓氨水并加入 固体氢氧化钠 | 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沉淀消失 |
A.A | B.B | C.C | D.D |
15.
对比索维尔制碱法,侯德榜制碱法中没有的化学反应是
A.2NH4Cl+CaO→CaCl2+2NH3↑+H2O | B.NH3+CO2+H2O→NH4HCO3 |
C.NaCl+NH4HCO4→NaHCO3+NH4Cl | D.2NaHCO3![]() |
4.实验题- (共1题)
16.
资料显示:浅绿色的FeSO4·7H2O加热失水为FeSO4·H2O时呈白色,成FeSO4时为无色固体。FeSO4经加热可分解为FeO和SO3,经强热可分解为Fe2O3、SO3和SO2。SO3的熔点为16.8℃,沸点为44.8℃。化学兴趣小组对上述资料进行实验探究。
第一步:用绿矾制无水硫酸亚铁。
(1)把药品装在仪器(写名称)____中进行加热,已将结晶水除净的依据是(选填序号)___。
第二步:取一定量无水硫酸亚铁置于如图(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所示A的试管中进行加热。

(2)实验过程中C、D、E中除有少许气泡外无其它明显现象。若将B试管中产生的少量固体溶于水,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的方法是:___。实验过程中还有一处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将第二步实验的装置中A、B部分改为如图所示的
、
,C,D,E不变(C,E中都装有足量溶液)。

同样取一定量无水硫酸亚铁置于
的石英玻璃管中进行加热,反应完毕后,从石英玻璃仪器中滞留气体排尽。观察到C中产生白色沉淀,D试管中溶液褪色。
(3)实验中
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说出
装置的一个作用是:________。
最后将C中液体完全取出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所得固体质量为23.300g,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定容为1L,取出20.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已知浓度的标准NaOH溶液测定该1L溶液中一种溶质的浓度。
(4)上述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定量仪器有_______,用到的指示剂是_______。
(5)将所得溶液加水定容时,加水所用的仪器名称为_____,若去称量
玻璃管中残留固体的质量应接近于____g。
第一步:用绿矾制无水硫酸亚铁。
(1)把药品装在仪器(写名称)____中进行加热,已将结晶水除净的依据是(选填序号)___。
A.观察无水蒸汽产生 | B.经恒重操作最后两次称量所得到的质量完全相同 |
C.晶体完全变为无色 | D.经恒重操作最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天平感量误差 |

(2)实验过程中C、D、E中除有少许气泡外无其它明显现象。若将B试管中产生的少量固体溶于水,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的方法是:___。实验过程中还有一处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将第二步实验的装置中A、B部分改为如图所示的



同样取一定量无水硫酸亚铁置于

(3)实验中


最后将C中液体完全取出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所得固体质量为23.300g,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定容为1L,取出20.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已知浓度的标准NaOH溶液测定该1L溶液中一种溶质的浓度。
(4)上述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定量仪器有_______,用到的指示剂是_______。
(5)将所得溶液加水定容时,加水所用的仪器名称为_____,若去称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1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