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0386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8

1.推断题(共1题)

1.
有 A、B、C、D、E 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由 A 到 E 逐渐增大.①A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 ②B 的阴离子和 C 的阳离子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③在通常状况下,B 的单质是气体,0.1molB 的气体与足量的氢气完全反应共有 0.4mol 电子转移.④C 的单质在点燃时与 B 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淡黄色的固体,此淡黄色固体能与 AB2 反应可生成 B 的单质.⑤D 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
(1)A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A 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可构成碱性燃料电池,该电池的的负极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单质与 C 单质在点燃时反应的生成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
(4)D 元素的低价氧化物与 E 的单质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C 与 D 能形成 2:1 的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2.
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如图),下列对于试管内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应在强光照射下完成
B.甲烷和 Cl2反应后试管内壁的油状液滴物包括 CH3Cl 、CH2Cl2、CHCl3、CCl4
C.盛放饱和食盐水的水槽底部会有少量晶体析出
D.CH4和 Cl2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液体充满试管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是否干燥对配制结果无影响
B.在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多余的钠需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C.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形成的
D.已知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更剧烈,所以两种电解质的活泼性:水大于乙醇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第 15 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 H3RO4
B.O22-与S2-具有不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C.元素周期表中前 6 周期一共有 22 种非金属
D.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作为“长征 2 号”火箭发射的重要燃料,LiH、LiD、LiT 的化学性质不同
5.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绘制《山水画》所用的纸和墨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B.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6.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氢气为一次能源
B.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PM2.5 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D.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7.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冶炼是近百年的事.决定金属使用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A.金属的活动性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延展性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3.填空题(共1题)

8.
(1)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
(2)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氯化铁溶液,外加导线,构成原电池。请写出正极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元素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甲同学在连接好仪器后,加入药品之前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在 A 中加________________溶液,B 中加___________溶液,C 中加___________溶液,将观察到C 中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但花花认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三者非金属性强弱,请用文字叙述理由_____________。
(3)为避免上述问题,应在 B、C 之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_____的洗气装置.改进后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Ⅱ.丙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 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 溶液的棉花、湿润淀粉 KI 试纸、湿润红纸.

(4)请写出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A 中棉花颜色变_______,则说明非金属性 Cl>Br;向 NaBr 和 KI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l2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