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I.氮和氮的化合物在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与氮元素有关的问题:
(1)亚硝酸氯(结构式为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它可由Cl2和NO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制得,反应方程式为2NO(g)+Cl2(g)
2ClNO(g)。已知几种化学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当Cl2与NO反应生成ClNO的过程中转移了5mol电子,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____kJ.
(2)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g)和1 mol Cl2(g)发生(1)中反应,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测得NO的物质的量(单位:mol)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①T1________T2(填“>“”<”或”=”)。
②温度为T2℃时,起始时容器内的强为p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近年来,地下水中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Ir表面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II: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KNO3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来精炼银,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4)①甲池工作时,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N2O5,可循环使用,则石墨Ⅱ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若用10A的电流电解60min后,乙中阴极得到32.4gAg,则该电解池的电解效率为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通过一定电量时阴极上实际沉积的金属质量与通过相同电量时理论上应沉积的金属质量之比叫电解效率。法拉第常数为96500C/mol)
(1)亚硝酸氯(结构式为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它可由Cl2和NO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制得,反应方程式为2NO(g)+Cl2(g)


当Cl2与NO反应生成ClNO的过程中转移了5mol电子,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____kJ.
(2)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g)和1 mol Cl2(g)发生(1)中反应,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测得NO的物质的量(单位:mol)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①T1________T2(填“>“”<”或”=”)。
②温度为T2℃时,起始时容器内的强为p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近年来,地下水中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Ir表面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II: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KNO3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来精炼银,装置如图所示

(4)①甲池工作时,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N2O5,可循环使用,则石墨Ⅱ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若用10A的电流电解60min后,乙中阴极得到32.4gAg,则该电解池的电解效率为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通过一定电量时阴极上实际沉积的金属质量与通过相同电量时理论上应沉积的金属质量之比叫电解效率。法拉第常数为96500C/mol)
2.推断题- (共1题)
2.
某研究小组拟合成医药中间体X和Y。

已知:①
;
②
;
③
。
(1)
的名称是__________
(2)G→X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5)写出D+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化合物A(C8H7NO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分子是苯的二取代物,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氧原子;
②分子中存在硝基和
结构。
(7)参照以上合成路线设计E→
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

②

③

(1)

(2)G→X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化合物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化合物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
C.化合物D能与稀盐酸反应 |
D.X的分子式是C15H16N2O5 |
(6)写出化合物A(C8H7NO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分子是苯的二取代物,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氧原子;
②分子中存在硝基和

(7)参照以上合成路线设计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流程- (共1题)
3.
镍钼矿(含有MoS2、NiS2、NiS、FeS2、SiO2和C等)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多金属复杂硫化矿资源,常用来进行钾、镍等战略有色金属的提取。其冶炼工艺主要有氧化焙烧法和选择性还原熔炼法两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1)选择性还原熔炼法比氧化焙烧法的优点有_________。
(2)还原熔炼时,FeS2发生的反应为3FeS2+6Na2CO3+11C+8O2
3Fe+6Na2S+17CO2,写出Ni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水浸液中主要含有Na2S、Na2MoO4、Na2CO3、Na2SiO3等,向其中通入适量CO2和空气,然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
(4)已知钼酸钠溶液中c(MoO42-)=0.40mol/L,c(CO32-)=0.10 mol/L。由钼酸钠溶液制备钼酸钠晶体时,需加入Ba(OH)2固体以除去CO32-。当BaMoO4开始沉淀时,CO32-的去除率是______。[已知Ksp( BaCO3)=1×10-9,Ksp(BaMoO4)=4×10-8]
(5)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取溶液中的钼,该树脂经解吸、除杂后,用盐酸或硝酸将其酸化至pH=1.5~2.5,可得到钼酸铵产品。试剂a可以是__________。
(6)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要使碳素钢的缓蚀效果最优,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比应为________。
②当硫酸的浓度大于90%时,腐蚀速率几乎为零,原因是_________。

(1)选择性还原熔炼法比氧化焙烧法的优点有_________。
(2)还原熔炼时,FeS2发生的反应为3FeS2+6Na2CO3+11C+8O2

(3)水浸液中主要含有Na2S、Na2MoO4、Na2CO3、Na2SiO3等,向其中通入适量CO2和空气,然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
(4)已知钼酸钠溶液中c(MoO42-)=0.40mol/L,c(CO32-)=0.10 mol/L。由钼酸钠溶液制备钼酸钠晶体时,需加入Ba(OH)2固体以除去CO32-。当BaMoO4开始沉淀时,CO32-的去除率是______。[已知Ksp( BaCO3)=1×10-9,Ksp(BaMoO4)=4×10-8]
(5)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取溶液中的钼,该树脂经解吸、除杂后,用盐酸或硝酸将其酸化至pH=1.5~2.5,可得到钼酸铵产品。试剂a可以是__________。
(6)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要使碳素钢的缓蚀效果最优,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比应为________。
②当硫酸的浓度大于90%时,腐蚀速率几乎为零,原因是_________。
4.单选题- (共5题)
4.
科学工作者研发了一种 SUNCAT的系统,借助锂循环可持续,合成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得到的Li3N的电子式为![]() |
B.过程Ⅱ生成W的反应为Li3N+3H2O=3LiOH+NH3↑ |
C.过程Ⅲ涉及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 |
D.过程I、Ⅱ、Ⅲ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6.
一种芳纶纤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芳纶纤维可用作航天、航空、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 |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 |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有影响 |
D.结构简式为![]() |
7.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的周期序数=族序数,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金属性强于Z |
B.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VIII族 |
C.丙属于两性氧化物 |
D.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完全溶于稀硝酸,消耗的HNO3的量一定相等 |
5.解答题- (共1题)
9.
(1)碳能与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CO(NH2)2,该物质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
(2)碳元素能形成多种无机物。
①CO3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
②MgCO3分解温度比CaCO3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①为嘌呤的结构,嘌呤中轨道之间的夹角∠1比∠2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4)图②为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C60分子,每个C60分子中含有
键的数目为________。
(5)图③为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一一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
),C为(
);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

(6)副族元素Mn和元素Se形成的某化合物属于立方晶系,其晶胞结构如图①所示,其中(〇为Se,●为Mn),则Se的配位数为____,Mn和Se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1 g/mol、M2 g/mol,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则Mn-Se键的键长为_____nm(写表达式即可)。

(7)KI的晶胞结构如图⑤所示,已知其晶体的密度为
g/cm3,K和I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k g・mol-1和MI g・mol-1,原子半径分别为rk pm和rI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KI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写表达式即可)。
(2)碳元素能形成多种无机物。
①CO3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
②MgCO3分解温度比CaCO3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①为嘌呤的结构,嘌呤中轨道之间的夹角∠1比∠2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4)图②为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C60分子,每个C60分子中含有

(5)图③为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一一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



(6)副族元素Mn和元素Se形成的某化合物属于立方晶系,其晶胞结构如图①所示,其中(〇为Se,●为Mn),则Se的配位数为____,Mn和Se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1 g/mol、M2 g/mol,该晶体的密度为


(7)KI的晶胞结构如图⑤所示,已知其晶体的密度为

6.实验题- (共1题)
10.
文献表明:工业上,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42-)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雅礼中学化学研究性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i. 草酸(H2C2O4)为二元弱酸。
ii. 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为翠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3-
Fe3++3C2O42- K=6.3×10-21
iii.FeC2O4・2H2O为黄色固体,溶于水,可溶于强酸。
(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A、C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3)若用D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通过Fe3+和C2O42-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42-的还原性强弱。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浄,配成溶液,漓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经检验,翠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
(6)取实验2中的翠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Fe(C2O4)3]3-+____H2O
____FeC2O4·2H2O↓+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研究性小组又设计以下装置直接比较Fe2+和C2O42-的还原性强弱,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描述达到期目的可能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i. 草酸(H2C2O4)为二元弱酸。
ii. 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为翠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3-

iii.FeC2O4・2H2O为黄色固体,溶于水,可溶于强酸。
(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A、C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3)若用D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通过Fe3+和C2O42-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42-的还原性强弱。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浄,配成溶液,漓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经检验,翠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
(6)取实验2中的翠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Fe(C2O4)3]3-+____H2O

(实验3)研究性小组又设计以下装置直接比较Fe2+和C2O42-的还原性强弱,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描述达到期目的可能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5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