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结合以下路线回答:

已知:2CH3CHO+O2
2CH3COOH
(1)D是高分子,用来制造包装材料,其结构简式是_____;
(2)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E有香味,实验室用A和C反应制取E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
②试管乙中用____溶液收集E,分离出试管乙中油状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填序号);
a.漏斗 b.分液漏斗 c.长颈漏斗
③实验结束,振荡试管乙,有无色气泡产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产物CH2=CH-COOH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填序号)。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反应 d.中和反应

已知:2CH3CHO+O2

(1)D是高分子,用来制造包装材料,其结构简式是_____;
(2)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E有香味,实验室用A和C反应制取E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
②试管乙中用____溶液收集E,分离出试管乙中油状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填序号);
a.漏斗 b.分液漏斗 c.长颈漏斗
③实验结束,振荡试管乙,有无色气泡产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产物CH2=CH-COOH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填序号)。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反应 d.中和反应
2.综合题- (共1题)
2.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是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硼酸(H3BO3)的酸性_________(填“>” 或“<”)碳酸(H2CO3)的酸性,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NH3的还原性_________(填“>” 或“<”)PH3的还原性。
(5)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一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写出这种物质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H | | | | | | | He |
Li | Be | B | C | N | O | F | Ne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Ar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是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硼酸(H3BO3)的酸性_________(填“>” 或“<”)碳酸(H2CO3)的酸性,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NH3的还原性_________(填“>” 或“<”)PH3的还原性。
(5)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一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写出这种物质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3.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 |
B.反应![]() |
C.反应![]() ![]() |
D.反应![]() |
4.
下列对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可以达到水果保鲜的要求 |
B.淀粉的特征反应是在常温下遇碘化钾溶液变蓝 |
C.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
D.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 |
5.
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Y与T同主族。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Y<Z |
B.氢化物的沸点:Y<T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R |
D.由X、Y、Z、R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 |
6.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 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C. 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A. 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 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C. 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7.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
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 |
D.分离饱和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难溶于水),选④ |
9.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丰行示德逢》里“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涉及化学反应:N2+O2![]() |
B.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推知Cr(OH)3胶体也可吸附悬浮杂质 |
C.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
D.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FAST使用的SiC是一种有机材料 |
4.实验题- (共1题)
10.
I.某实验小组为了证明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_。
(2)利用图中E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中的液体加热,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II.该小组欲探究SO2和Cl2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装置A制取氯气,装置C制取SO2:
(1)甲同学认为若SO2和Cl2反应,则应有Cl-生成,只要检验到生成的Cl-即可,甲取适量B中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认为应该在装置A、B间增加一个洗气瓶,然后再按甲同学的方法实验即可得到正确结论。洗气瓶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按乙同学的建议改进实验也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取BaCl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反应后B中的溶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得出正确结论: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能相互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_。
(2)利用图中E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中的液体加热,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II.该小组欲探究SO2和Cl2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装置A制取氯气,装置C制取SO2:
(1)甲同学认为若SO2和Cl2反应,则应有Cl-生成,只要检验到生成的Cl-即可,甲取适量B中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认为应该在装置A、B间增加一个洗气瓶,然后再按甲同学的方法实验即可得到正确结论。洗气瓶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按乙同学的建议改进实验也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取BaCl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反应后B中的溶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得出正确结论: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能相互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